正文

2.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1)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作者:(美)张剑萍


父母和孩子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这样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的,比教条和刻板的说教更有用。

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扮演着保护者和引导人的角色。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只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父母在物质上的抚养,他们更需要有力量的父母——当孩子受到伤害时,父母保护他们;当孩子伤心难过时,父母安慰他们;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教导他们;当孩子考试不及格时,父母鼓励他们;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照顾他们……

父母能给孩子多少爱,能让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多少东西,取决于父母的成长程度。如果父母心里还不成熟,又怎能担当养育孩子的大任;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又怎么能安抚孩子;自己从不读书,又怎能让孩子学习,?父母成长到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让孩子这个小树获得充足的养分。

平时生活中的我并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但为了我患有脑瘫的二女儿,我也在努力成长。

在美国,残疾人有许多福利,但也不是有求必应,我女儿需要的东西常常被保险公司拒绝。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果我用消极的态度去接受,那就只能是这样的情况:要么女儿得不到她需要的东西,要么就得我自己来应付。而残疾人的任何东西往往都是上千美元的,就连给她买一个特殊的三轮车也要1500美元。

如果保险公司没批准,那我就要求法庭听证。平时我是一个从不争强好胜的?,然而到女儿这儿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不替她争,谁替她争啊!

每一次上听证会,我都胜利了。女儿残疾的不幸事实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使我变得坚强,有能力了,也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

许多美国老师来到家里给她上课都说:“从没见过哪个孩子有这么多服务。”每当我听到这种话时,都觉得很快乐,更欣慰的是女儿得到了她所需要的一切,这无形中也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因此,最后的事实是,无论生活有怎样的磨难,作为父母都要更坚强、更有勇气,更有信心。

有些时候,孩子喜欢向朋友倾诉心声,而不愿意?家长沟通。孩子认为父母不能了解他们,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也许告诉了父母,父母也只能从他们的角度讲大道理并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孩子的思想在一天天变化,我们还停留在原地,无法跟上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也搞不懂孩子在想些什么,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地补充自己,拉近自己与孩子的距离。

父母就像一座灯塔,孩子是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小小的帆船在充满狂风暴雨和变化无常的海上航行,高大明亮的灯塔指引他们抵达胜利的终点,找到属于这个帆船的那个港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