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因材施教,因人制宜(2)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作者:(美)张剑萍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花了数年的时间研究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间智力、肢体运作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有智力。加德纳教授认为:智力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以语言和逻辑能力为核心,通过整合的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各种智力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尽管每个人都是这七种智力的组合,但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可以想象成我们的手指,每种智力在孩子的身上长短不一,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手指”)。有的孩子对音乐特别敏感,特别感兴趣,表现出艺术方面的发展优势;有的孩子不善于表达,却很会下棋或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有的孩?很爱看书,听故事,也很会讲故事;有的孩子能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而有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则永远长不大。孩子的这些发展方向和优势领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在与孩子的家庭互动活动中善于发现孩子的智力类型,并积极利用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力,使孩子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研究以非常科学的方式揭示了孩子的个性差异。作为父母的我们不需要让孩子走统一的道路,就好像有的人穿登山靴,有的人穿皮鞋,有的人穿夹脚拖鞋,但非要所有的人都走大马路,登山靴适合攀爬,皮鞋适合正式场合,而夹脚拖鞋更适合在海边度假穿,不同的鞋要在合适的场合穿,对待孩子也要因材施教。

美国的天赋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顺应各自的秉性,因势利导,让孩子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内更出色。我们为人父母不仅是给予孩子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发掘孩子的个性差异,让他们独立,成为应该成为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发挥才干,而这比留给孩子大笔遗产更宝贵,因为家长给孩子无限的未来,靠自己的本领吃饭比享受遗产坐吃山空更幸福。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雷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她对两个女儿的家教观念是以发掘她们的某种天赋为主。

早在女儿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们俩进行了探索性的发掘。女儿刚上小学,居里夫人便让她俩每天放学后在家里进行一小时智力活动,以便进一步发掘其天赋。当她们进入赛维尼埃中学后,居里夫人让女儿每天再补一节“特殊教育课”——在索尔本的实验室里,由让·佩韩教伊雷娜和艾芙化学,保罗·朗之万教数学,沙瓦纳夫人教文学和历史,雕塑家马格鲁教雕塑和绘画,穆勒教授教四门外语和自然科学,而每星期四下午在巴黎市理化学校里,由居里夫人教女儿物理学。

经过两年“特殊教育课”的观察鉴别后,她发现:大女儿伊雷娜性格镇静、朴实、专注和自然,着迷于物理和化学,她明确自己的使命是要当科学家并研究镭,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小女儿艾芙心灵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居里夫人先培养她学医,再引导她研究镭,又激励她从事自然科学,可她对科学不感兴趣。艾芙的天赋是文艺。

居里夫人因材施教的教养方式让两个女儿都很有成就。大女儿伊雷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我想,我不得不说居里夫人不仅是女性的典范,更是母亲的典范。她常常要做实验,做起研究来废寝忘食,家庭生活说不上优越,但她依然花费大量精力,按照女儿的性格培养女儿。

想一想,我们现在生活安逸,是不是更要与孩子多多沟通,发掘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孩子快乐地走向成功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