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询的开始(2)

美国啤酒文化之旅 作者:(美)肯·威尔斯


事实上,酒吧也曾经是美国啤酒商的主要生命线。大众购物、超级市场、便利店等观念在二战后席卷美国,在那之前酒吧和其他零售商占到全部啤酒销售额的95%。在禁酒令几乎摧毁美国酿造业的那段时间(1920―1933)以前,国内的酿造企业通过内容暧昧的双边协定占有或控制了全国酒吧的85%。许多历史学家讨论过这一时期的垄断手法――免费午餐,就是怂恿工人们把午餐时间(当然还包括金钱)都花在当地的小酒馆,这也让那些禁酒者得到了绝佳的素材。

二十几年前,酒吧和与此相类似的地方占据全美啤酒销售额的75%。后来各州开始强化酒后驾车条例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婴儿潮,改变了美国的啤酒消费结构。这一时期,仅有25%的啤酒是在像酒吧这样的地方消费掉的,而其余75%都是被消费者从商店购买出去的。便利店、超级市场和饮料零售店占了后者的60%,剩下的则由药店和像沃尔玛这样的超级市场所占据。

不过,酒吧对于啤酒工业仍然占据着首要地位,因为在酒吧间的消费量仍然是最大的一块,2002年大约5120万桶,比它最大的竞争对手――便利店,多4百万桶。另外,酒吧也是啤酒工业最重要的赚钱机器――它们只消耗啤酒总产量的25%,却创造了年啤酒零售额的一半。

为什么?因为酒吧的啤酒比零售店卖得贵,其平均毛利率达到82%,这使2002年酒吧业的毛利润达到294亿美元,而便利店的平均毛利率却只有22%。

那么,是什么要件构成了一个完美酒吧呢?我得承认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并且极易引起争论的问题。纯粹派会争辩说完美酒吧决不能与啤酒无关,当然还得有令人愉悦的饮酒环境。

这个答案来自于一位我新认识的网友――吉米·佩吉。我是偶然认识吉米的,那时我正在网上查询名目繁多的自酿俱乐部――就是那些自己酿酒的人们聚会、讨论、品尝的地方,他们都很有保密和竞争的劲头。吉米是其中一个较大俱乐部的头儿,这是个休斯敦的俱乐部,叫作泡沫流浪者。

不过,确切地说,把吉米称作头儿也不太合适。他的正式称谓是泡沫流浪者的大瓦佐(Grand Wazoo)。并且一旦他任期结束,他就能得到名为伍兹·瓦兹(Wuz Waz)的终身称号。虽然听起来很有官方的气息,不过为了让他帮我寻找完美酒吧,也就权且入乡随俗。

我原以为他会对我敷衍了事,但是他的回信让我看出他是经过深思的。“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写道,“年轻人会说那应该有最好的特色饮品。更老成的人则会强调氛围。对我来讲,那就是一个我会常去且能找到最难寻找的啤酒的地方。”他的结尾带有质朴的劝诫:“如果你像大多数的自酿者一样,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要求得到实现而满足。我们永远在路上游荡,寻觅自己的理想之处。”要不是财务把我的开支看得紧紧的,我会试一试。

“永远在游荡……”

我喜欢,非常喜欢。

迈克尔·杰克逊,国际知名英式啤酒猎人,是帮我解决完美酒吧问题的合适人选。我是在一个东海岸酿酒观光活动中结识他的。不过他的观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对于完美酒吧的想法是完全基于啤酒的,按照他的话说,“酒吧越有男人味,啤酒就越懦弱。”他在澳大利亚就因为这说法犯了错误,险些被赶了出去。那里和美国一样,中档的贮藏啤酒很受欢迎。不过,如果你也认为中档的贮藏啤酒酒性懦弱,那么杰克逊的观点就有意义。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弥漫着乡村音乐的德克萨斯酒吧,那儿停车场里的每一辆车都是带架子的福特小卡车,而且还带有托枪架。不过这群骑着机器公牛的家伙有一半是喝米勒淡啤的。

完美酒吧中的情感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佩吉·赖特塞,在我到佛罗-巴马遇到她不久就成了佩吉·巴克。她和她新婚丈夫就是在巴马相识相恋的。尽管新郎是加利福尼亚人,并且在门多西诺县拥有农场和葡萄园,但他仍在离巴马一英里的地方买了海滨别墅。她告诉我:“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海滩和巴马。”巴马就是她意义上的近乎完美的酒吧――电视剧中的“干杯!”酒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