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新上路(4)

美国啤酒文化之旅 作者:(美)肯·威尔斯


我来到吧台前坐下,侍者招待得很殷勤,她的名字叫乔迪·威尔金斯。

“是的,我们酿自己的啤酒,”她回答道,“当然我们也供应像百威这样的酒。”我跟她说我以前从没听说过自己酿啤酒的保龄球馆。她说在她来这工作以前,她也没听说过。她还问我要不要到附近转转,说不定会碰到这里的老板克里斯托弗·加德纳,还能和他聊聊。“他就在这附近,”她说,“你要杯啤酒么?”

我现在真的不想喝酒,不过既然我已经找到一种不错的早餐啤酒,那我为什么不找找适合于下午茶的啤酒呢?我看了一下,点了一杯印度麦酒。乔迪帮我倒了一杯,放在我面前,我拿起来闻了闻。这是味道十足、品质均衡的印度麦酒,也是迄今我所喝到保龄球馆自酿的最佳啤酒(当然至今我也只到过一家)。

这杯酒我喝了足有半个小时,估计见不到这里的老板了,正要离开时,一个穿得像厨师的家伙慢慢从里间走了出来。

“就是他!”乔迪指着对我说。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擦过地板了,我跑过的时候险些摔倒。

加德纳起初对一个家伙拿着笔记本和钢笔追着他并大喊大叫十分困惑,就在我说明了我此行的目的后,他说他能和我聊上几分钟。我们回到酒吧,找了张桌子坐下。加德纳是一个乐呵呵的中年男子,看上去他很喜欢自酿的酒。他告诉我说这个保龄球馆是他父亲在1961年创办的,当时从没想过在这酿酒。他是从他兄弟――一个家庭酿造者那里得到灵感的。刚开始他们经费很少,用一个改装过的旧汤桶代替麦汁萃取器和煮沸器。“那真是一个小系统,”他说,“我们一般每星期酿两桶。忙的话,我们一个月可以酿18桶。”(一桶是加仑)

加德纳说一开始他对顾客对他们酿酒的反应心里没底,而结果却令他十分惊喜。“我发现自酿啤酒的销售占全部的30%。”

我问他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是唯一的兼营保龄球和酿酒生意的人。他说自己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这个小城市是卖啤酒的好地方。

我得知威诺娜是建立在密西西比河两岸的沙坝上。马克·吐温在他当领航员的时候把河的这一段称为“千岛”,并且丝毫不理会这些岛屿所造成的障碍。威诺娜是由1850年代到这里砍伐树木的波兰工人建造的。而他们的老板――木材商们则在整个19世纪主宰了这个小城。

“不过话说回来,威诺娜恐怕是整个美国百万富翁平均数量最多的地方。”加德纳告诉我说。一直以来,威诺娜是坚实的美国中产阶级的聚集地,蓝领工人、白领雇员以及大学生。主要因为该城市拥有两座大学:圣玛利亚大学,一座天主教学校,有1600名学生;威诺娜州立大学,拥有8000名学生。

“所以我们接触在这里的每个人――白领、蓝领、学生们,”加德纳告诉我说,“秋天和冬天是最忙的,因为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回来了。”

随后,加德纳向我介绍了他的伙伴,也穿着厨师制服的乍得· 彼得斯。他不仅是惠灵顿烤肉饭馆的大厨,还是这里的现任酿酒师。现在他刚下中班,他的白色厨师服浊渍点点,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刚才厨房中的喧哗。“我从1999年就在这里做厨师了,”三十来岁的彼得斯说,“结果我一不小心成了酿酒师。以前我经常在自己家里酿,突然有一天他们问我要不要来酿酒,我就说了声好。”

彼得斯说他的哲学就是啤酒应该简单而且新鲜。“我们一直用桶,从来不用瓶装。我们总是分批小规模操作,从不让时间拖得太久。另外我们还不断更换啤酒的品种,今年冬季我们就准备用一种灰色的浓啤酒代替印度麦酒。”

我觉得灰色浓啤酒应该是一种夏季啤酒,不管怎么说,这意味着彼得斯已经酿了不少灰色浓啤酒。小城每年有4英尺的降雪,0℃以上并且无霜的好天气每年大约有五个半月。另外,对于保龄球馆来说适合饮用啤酒的季节也是在夏季(尽管统计数字说明保龄球馆在整个啤酒消费量中的份额微不足道:仅占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