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资本的力量。在海外资本“收割”中国企业的盛宴中,何伯权曾无奈地选择“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史玉柱、孙宏斌、吴炳新因资金短缺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仰天长叹后轰然倒地,资本曾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灼伤的疮疤。觉醒之后,何伯权由创业者变身投资人,成为以资金和经验为孵化器来辅助更多创业者的风险投资人;曾经的资本大鳄仰融始终没忘记老本行,二次创业做汽车时将资本的雪球滚得更大,谋划盘活660亿元资金,是当初华晨操控罗孚项目的整整两倍;史玉柱手持多家银行的股票成了银行的股东;孙宏斌在上市征途中撞得头破血流依然咬牙坚持;吴炳新也在为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跃跃欲试。借助资本的力量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景象,曾经的先行者又开始新的探索,再次傲立潮头。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似曾相识的故事不断重复上演,前有胡志标、孙宏斌遭受牢狱之灾,企业也因为创始人的个人际遇而风雨飘摇,甚至土崩瓦解;后有黄光裕、兰世立、宋山木等人的官司纠葛以及企业遭受的惊涛骇浪。老板大于制度的沉疴令企业病体附身,稍有风吹草动便奄奄一息。触目惊心的事实令吴炳新选择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保驾护航,崇尚“三权分立”,以“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的西方企业架构将民营企业化身为公众企业,希望如此能使基业长青,不再重陷败局。
创新商业模式。无论是“请人民作证”的史玉柱还是到央视争“标王”的胡志标,抑或在农村厕所刷三株标语的吴炳新,都曾在“广告为王”的时代翻云覆雨、纵横捭阖。商战江湖瞬息万变,10年间后起的新贵们奇思妙想想出的创富模式不计其数。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老兵们将过往的商业模式升级创新: 史玉柱颠覆网游行业规则首推“永久免费”模式,以道具和装备赚得盆满钵满;王志东将“部落”概念引入IM(Instant Message,即时通信),开创了类似于QQ的另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粗放型增长”的生产与营销模式已经过时,“内涵式增长”时代已经到来。涅槃重生之后,他们依旧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商业面貌的重要力量。
升华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并不算长的日子里,史玉柱、孙宏斌、胡志标、仰融等,更多的是以“赌徒”的形象将企业捆绑在身上孤注一掷,出手豪放却地位卑微,如草莽英雄般以胆识和狡黠在“灰色地带”游走,以见不得阳光的方式在阴暗角落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以至于日后总有人被“原罪”的流弹击中,轮番上演富豪“落马事件”。绝处逢生之后,他们逐渐变得独立果敢、坚忍正直,以倔强而顶天立地的形象维护一个阶层的尊严。吴炳新、张树新像公共知识分子般经常就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胡志标、何伯权在论及财富和名利时不再神采飞扬,而是多了些淡定与平和,他们将心置于更高远的舞台。
这些曾被视为“枭雄”、“教父”、“巨头”、“狂人”的开拓者或因与制度抗争、政策变化、个人欲望膨胀而淡出公众视野,如今又放下过往的荣耀或屈辱,重新在并不习惯的行业以并不熟悉的方式和并不适应的市场节奏冲杀、嘶吼,以激情和勇敢重新诠释“老骥伏枥”的含义,去赢得对手和公众的尊重。公允地说,这群熟悉的陌生人要恢复当初的行业地位、重现昔日的市场影响力已不大可能,但这丝毫不会削减他们对中国商业文明史留下的宝贵财富。老兵们跌宕起伏的商业命运演绎的分明是一种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的“不死鸟”精神,值得人们尊重和铭记。
吴晓波曾将中国企业群体共同的失败基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政商博弈的败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直到今天,这些与成功背道而驰的缺陷仍清晰可见,甚至在某些方面变本加厉,从9位老兵身上也可寻见。他们可能由成功走向成功,也可能失败后再次重生,不过,他们已越来越擅长与败局较量。
这是一个包容和开放的时代,在探索老兵复活的进程中,显然无法脱离商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更加成熟,政商关系的改善和公众对企业家的积极评价,为失败者东山再起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更多创业者对梦想照亮现实信心满怀。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清晰地看到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正在以成就与苦难、激情与悲壮交替上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开拓进取、继往开来。
然而,现实中总是有些事令人惋惜、心痛。金融危机时高管自杀、大学毕业生求职受挫自杀以及前段时间深圳富士康“十二连跳”等沉痛悲剧不断上演,如花生命黯然凋零,他们与失败企业家忍辱负重求“复活”的顽强坚忍形成的反差是如此之强烈,以致我的脑海中骤然浮现出凝重的这两个大字,它曾被余华用作小说名字——活着。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始终要倔强坚韧地站立,以“人”字形象地描述做人的尊严和骨气。虽然我们如微尘般渺小,容易在风雨飘摇中迷惘,但终归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曾在繁华或苍凉中感受过生,也恐惧过死,重要的是在生死间“活过”。如果将本书高度浓缩,也可以用“活着”两字概括。
“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成功之路不可复制,解读老兵王者归来蕴涵的成功基因旨在传递一种平实而坚定的力量,重拾勇敢而不屈的信心。或许这种力量不会马上转化为财富,但当你颗粒归仓时,当你空手而归时,当你笑逐颜开时,当你失落徘徊时……总会感受到加油呐喊的声音、情真意切的关怀,从你的耳畔激荡至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