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放下保健品这根金箍棒,将互联网作为点石成金的新兵器;胡志标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做家电连锁,不再局限于VCD行业;孙宏斌杀回地产行业后再次搅得风生水起,数次拍响上市的门环;仰融在大洋彼岸寻得“正道”,为重回故地造车奔波不息;吴炳新以药品、化妆品、保健品“三条腿”重新站立,拉开三株复兴的序幕;李东生在陷入国际化泥潭后终于扭亏为盈,在液晶电视、互联网电视领域寻觅弯道超越的良机;何伯权将乐百氏当儿子养、当猪卖,在创投领域觅得第二春;王志东离开新浪后重新开局,却依然放不下互联网这一亩三分地;张树新彻底放下“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身段,在新经济与资本结合处寻觅商机……当大多数失败者如流星般瞬间辉煌又一去不复返时,这9个人却在潜伏10年后东山再起。
本书所提供的9个案例,是在记录老兵们失败10年后为重振未竟的事业锲而不舍的心路历程,也是向关注世纪交替那场壮怀激烈的大败局的热心读者们一个交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悲情故事的主角拨动着一代人的心弦。失败的镜头在商业电影中不足为奇,反败为胜的悲喜交加是剧中惯有的俗套情节,之所以为史玉柱、胡志标、张树新、吴炳新、孙宏斌、仰融、何伯权、李东生、王志东9位失败英雄,集体呈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励志大片,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将“不死鸟”视为放飞梦想的精神图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没有硝烟炮火的厮杀中倒下者不计其数,企业消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家从此一蹶不振,对创业心死魂飞。9个人物的经历再次证明: 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涅槃重生者尤其值得尊敬。
其次,完美复兴或沿着明晰、正确的方向前行。失败后仍坚忍不拔者为数不少,能再创辉煌者也十分罕见,本书中所记录人物的成功事实为社会和业界所公认,或硕果累累,或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的迷雾中,他们破解败局的智慧、信心和耐心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社会反响强烈,对后世影响深远。史玉柱是青年的商业偶像,李东生是民营企业迈向国际化的典型代表,张树新是互联网的旗帜,吴炳新为“营销教父”……标杆人物的沉浮荣辱承载着未来的商业走向,包含着经营方略和处世哲学的全部内容。
倒下、起来,再倒下、再起来……与命运抗争、为理想拼命是循环于这部关于复活的商业巨著的主旋律,故事情节不会停留在某个片段、某个时刻。尽管在探究败局或重生原因时会不断还原当时的细节,但更多时候,呈现在眼前或引为参照的仍然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和特定时代的大背景。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曾说:“并不是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相反,是它尚未经受考验。”这句话在2008年的经济寒冬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适用,不过此时,当初于2000年倒下的枭雄已历经万难重新站起,或者正昂首阔步在复兴之路上。“死过一回”的失败者比旁人有更多的求生办法和解困技巧,他们也更加珍惜寒冬之后的明媚春光。
10年是一段不算太短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对于在逆境中挣扎、蜕变过的人而言。在公众眼中,他们奇迹般的颠覆历程似乎总笼罩着一层无法言说的迷雾,我试图从他们的苦难和疼痛中挖掘足以警醒后来者的宝藏,让新时代的创业者们不再历经曲折后陷入迷茫;我更愿意为他们的重生鼓掌,去探寻他们身上共同的复活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