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当新世纪的曙光开始闪耀时,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人们都在为迎接千年交替而兴奋和狂欢,他们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场面。然而,有人却倒在黎明的迷雾中,变成黯淡无光的浮雕,变成众说纷纭的故事,悲壮地在一部名为《大败局》的财经读物中集体呈现,以失败者的形象定格在21世纪商业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10年里,江湖依旧刀光剑影,成王败寇仍然是商战大片的主旋律。在资本扩张与权力膨胀、法制约束与道德沦丧不断交锋的江湖恩怨中,少有人会以人性关怀和职业精神的视野对企业家角色重新加以探析。当曾经的“败寇”以成功者的姿态东山再起时,鲜花和掌声再次将历史遗忘,没有昨天的残兵败将,只有今天的王侯将相,没有人在意明天又会怎样。
对于企业家而言,成功是偶然照在头上的光环,失败则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注脚。马云一直用干瘦的左手温暖右手,鼓励自己“不要倒在明天晚上”;任正非总是在华为内部散布“冬天即将来临”,从不以“春天还会远吗”松懈危机意识;何享健以“宁愿走慢一两步,不能走错半步”谨慎前行,40年如一日不敢高声……企业家对失败的敬畏,恰恰折射出他们对成功的珍惜。当胡润榜、福布斯榜逐渐魔咒似地成为中国企业家无处遁形的“杀猪榜”时,民众仇富心理作用下的论战与声讨最后归结为一条结论: 企业家是中国最危险的职业!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诗人北岛的《回答》依然如此坚定,它也成为企业家在困顿与逆境中发出的最坚强有力的声音。每一位创业者都对成功充满最原始的野心,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到达幸福的终点,大多数人是在传承“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正是有这种挣扎和抗争、欲望与沉沦的渲染,我们这个时代的商业故事才会如此鲜活,这种向上、不屈的力量震撼人心,摄人心魄。
这段由不死鸟精神延伸拓展出的道路,败局者走了10年,其间的艰辛苦难、人情冷暖、纷争沉沦局外人绝对无法感知!然而,这些曾书写“传奇”与“败局”的标志性人物,在历尽劫难后,终又复活,“王者归来”。喜讯像插上翅膀的飞鸟纷纷占据财经媒体最惹眼的位置,向世人大声宣告: 老兵回来了!
与吴晓波的《大败局》以企业为案例探寻失败基因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本书是以企业家为剖析对象来追寻企业家精神和复活智慧,比如王志东从新浪出局到创办点击科技、孙宏斌出售顺驰后再造融创中国、张树新离开瀛海威后携联合运通东山再起、仰融因华晨败局后借正道试图回国造车、何伯权挥别乐百氏后以今日投资重回商业舞台……虽然这些在困境中孕育的企业名称听起来难免陌生,但其掌门人的大名依然如雷贯耳,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种商业精神和企业家性格的解读工具而已。故人依旧!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在畅销书《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中欣喜地描述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中的使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9位曾经遍体鳞伤的失败者又是福星高照的幸运者,他们在商业人生最宝贵的岁月,重新找到了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