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

大逆转:大败局之后的复活密码 作者:陈润


中国老百姓对于本土品牌最深刻的印记,莫过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标王之争”,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掷千金的豪气博取满堂彩是那个年代企业家们对品牌最生动的理解和诠释。令人痛惜的是,一败涂地似乎是所有“标王”难逃的宿命,其中最甚者,非胡志标莫属。

白岩松曾感慨地说:“一条狗拉到中央电视台连播30天,都自然会成为一条名狗。”央视确实是一个善于制造奇迹的舞台,1996年,胡志标以8200万元拿下央视天气预报后5秒钟的广告标版,当年产值由2亿元跃升至16亿元;第二年,他又以亿元的标价胜出。从此以后,“标王”成为他名字的前缀。

正是在这种商业氛围的烘托下,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认定了这样一条真理: 罗马可以一日建成,梦想可以瞬间实现;只要胆子够大,一夜成名将不费吹灰之力。当所有人都铆足劲为年底的“标王”争得头破血流时,营销、创新、管理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一锤子就能砸得盆满钵满的买卖,谁还愿意精雕细琢、耐心敲打呢?

变味的秀场终于落幕,英雄不知所终。胡志标出狱后屡次创业,几经沉浮,却再也找不回当年在梅地亚中心舍我其谁的霸气。他不再以“标王”示人,尽管已年过四十,却言必自谦“小胡”。这种近乎于妄自菲薄的过度低调,对曾经的失败者而言,或许并非无益。

【败局回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