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李途纯、朱新礼、王佳芬……这些曾与何伯权一起在夜路中摸黑的人或步履蹒跚,或另作打算。在跨国饮料巨头的资本冲击下,本土饮料企业四散零落,在凄风苦雨中节节败退。乐百氏还在,但已化身法国人的品牌;何伯权还在,却以风投的身份重归商海。
哈罗德·罗森堡在《荒野之死》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与大多数失败者一样,何伯权选择到另一个行业寻找未来,以另一种方式担负起一代人的使命,而没有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轮回中湮灭。
创业然后守业、兴业,即便关门停业也不能卖掉企业,这是30多年来中国企业家不变的思维模式。在坚贞如一的挣扎与守候中,每个人的前程悲喜各异: 有人拨云见日后逆境重生成为焦点明星,有人铤而走险后触犯刑律成为囚徒牢犯,大多数人如强弩之末,求佛拜神,祈祷能熬过黑夜,体味次日阳光的温暖。
何伯权是企业家,更是创业家。他没有照顾乐百氏一生一世,那样只会害了自己,也毁了企业。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背叛者”不惜背负骂名继续主动掌握自身命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探寻了另一种生存方式。
【败局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