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节:分享快乐、维护社会秩序才是更好的

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亚当·斯密


出于人类热爱秩序,追求规律之美、艺术之美和创造之美的共同本性,人们往往乐于实施可以提升社会福利的制度。爱国者们为了改良社会面貌和政治领域而鞠躬尽瘁,可他们的行动未必出自对那些受惠者的单纯同情。某位先生热心公益、捐资修路,未必是真的同情邮递员或者马车夫。立法机关会通过奖金或其他政策鼓励麻线或呢子的生产,这种行为也未必是由于同情穿麻布或者呢子服装的人,更不是同情纺织品制造者或者经销商。政策的进步、贸易与工业的发展,这些都是高尚的、安邦定国的大计。这类计划总让我们兴奋,所有对它们有好处的事情也使我们欣慰。

它们是我们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环节,推动着国家机器协调迅疾的转动。在没有完全破除阻碍这个体制正常运行的各种障碍之前,我们是无法安宁的,看着这个如此完美重要的体制日益完善,我们自然欣慰不已。……同理,如果你打算劝说自私的家伙关心公益事业,向他空谈经邦济世之乐是徒劳的,跟他说理想国臣民的快乐生活也毫无意义。你想说服他的话,就要向他认真说明伟大的社会政治体制带来了以上种种好处;社会各个部分间的依赖互助关系;如何可以把这种制度成功引进自己的国家,从而使整个国家机器运转得平稳而高效。大概没有人会听了这个而无动于衷的,最起码他会暂时振作起来。

最能让国民确立热心公益情绪的方法就是:教育和灌输人们研究政治机构的长短利弊;国内国际形势;本国的内政外交。所以,抱着正确、理性和实用态度对政治进行的各种研究都是最有用的脑力劳动。最笨的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不会是徒劳的,这至少可以鼓舞起人们对公共事物的热心,从而继续探询改良社会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