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的焦虑(3)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但是,根据研究“势利眼”最有成就的美国学者爱泼斯坦(Epstein)的考证,他认为“snob”一词的来源可能如下,第一,拉丁文的“sine-nobilate”,表示的意思是“感情或思想方面缺乏高贵意识”,后来演变为“snob”;第二,“snob”源于法语,是“nob”的反义词,而“nob”一词本来是指贵族(也可能是法国农民所说C’estnoble,“他是个贵族”的吞音发展而来,大概和北京话“丫头养的”变成“丫挺”的演变类似)……

反正,势利的语意学演变非常复杂,现在的学者,谁也不敢说自己的认定最正确。

总而言之,势利是我们人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质。无论是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势利,还是因为自己高人一等洋洋自得的势利,本质上都是自我渺小的一种身份忧虑而成。族源、家谱、权力、财富、认识哪个大人物、身上穿的戴的开什么车住哪个高尚住宅区,总之都和身份地位有关。

我最近亲身感受的“势利”事件,有一深一浅两个层次的。

浅层次的势利和服务业有关——日前回老家天津,邀请我两个贫民阶层出身的表弟吃饭,为了表示表哥我有钱有面子,我请他们到南市食品街斜对面一个很大很亮堂的海鲜餐馆。进门才知道这里都是包间,没有散座。在大堂点菜看价格,我开小公司的胖表弟脸上顿呈犹豫痛苦之色,“这些东西我们不爱吃,还是找小馆子吧……”一旁负责带客的河南女服务员脸色顿时阴沉,显然她看出了我胖表弟是穷人一个,原先殷勤的笑容顿时消失,换上一张后妈的冷脸,“要不先生们换个地方,我们这餐馆可火,好多客人等着订包间呢……”怒从心起,恶向胆生,我立马点了三个“三头鲍鱼”和一些来历可疑、价格不菲的海鲜,总算让女服务员的那张势利脸恢复了润泽。吃后结账,近5000块钱。为了打消两个表弟可能生出的让我出血花钱的歉意,我吹牛逼说:“没事,不贵,我度假在香港吃过最好的鲍鱼,一只都要3000港币……”打着饱嗝,吹出一口轻烟,桌对面的胖表弟得便宜卖乖地说,“表哥,这些海鲜味道太轻了,真不如请我们哥俩吃顿麻辣烫……”

深层次的势利,是这个样子的:最近,我们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刘大哥在北京因癌症去世。刘哥正值40多岁的盛年,在北京养病治疗近一年多,作为哥们、朋友圈子,与他相熟的人都多次去看望他,唯独一个特别势利的哥们没有去。而这个势利的哥们,常年在北京一直呆着,愣是没有一次去医院看望患病的刘哥。他从前在深圳的时候,刘哥常常请大家喝酒吃饭,和他称兄道弟,办了不少大事小事。现在,这位势利哥们不去医院看望刘哥的借口很简单:“我害怕医院的那种 人的气氛”——其实他不是害怕那种气氛,主要是因为他知道患病的刘哥是不治之症,离开人世的时间已经是按天计算。对于一个势利者来讲,这样的人已经丧失任何可利用的价值。所以,这哥们以一个势利眼思维,做出最“经济的”决定,坚决不去医院看望特别需要朋友关怀的垂死的刘哥。而最明显的一个反证,就是这个哥们在北京常常跑协和医院看望一个老干部,每次都送去大把的冬虫夏草,伺候汤药,端茶递水。那老干部其实也快下黄泉路了,但老头有个正当官的儿子——我们那位势利的哥们,看重的其实就是老头儿子的地位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推人及己,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定势利眼就是某种下贱品格的暴露,虽然那些势利的人确实缺乏同情心、关爱感和善良的意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