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的焦虑(2)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人,就是一种势利的动物。听明亚仁兄天天念叨他自己是宋朝皇族的后代,我(本人姓梅)也拈断数根须,想给自己拉个显赫的祖宗增增面子。

想来想去,姓梅的,从古至今,名人太少了,我总不能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梅兰芳和梅艳芳当同宗吧。绞尽脑汁,我使劲往上推,发现最早有商朝的贵族梅伯,他在《封神榜》里面挺有名,结果却被商纣王那个大暴君绑在大柱子上“炮烙”了,烤个焦糊变成了“人干儿”,很不吉利。往后推,有个梅尧臣,号称是宋朝的“诗圣”,但现今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而且,赵明亚自称是宋朝皇帝的后代,我把我们梅家先祖说成他们赵家臣子(还是个低品级的小官儿),很掉份儿。现代呢,倒有个梅贻琦,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天津人,和他“挂靠”,倒是很挨边。此人当过多年的清华大学校长,还在抗战中创造了“战时教育的奇迹”,但这位梅爷不是红顶商人,不是民国大奸巨恶,不是大富大贵,名气不大不说,而且还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天津他的族人还在,冒充和他有关系,容易露馅……

抓耳挠腮,思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我想起了我写《纵欲时代——大明朝的另类史》的时候发现的一个人物——朱元璋皇帝的女儿宁国公主的驸马,名字叫梅殷。此人铮铮铁骨,一直帮助建文帝守城。朱棣篡了侄子建文帝的帝位后,梅殷依旧不与朱棣“合作”,最后被朱棣的锦衣卫军官挤入南京的笪桥下面淹死——梅殷虽然被淹死,他的儿子梅满儿却活得好好的,被心内怀愧的皇帝舅舅朱棣封为天津右卫指挥使,从此开始了“津门梅家”的传奇——梅大王和这个梅家“挂靠”,显然最靠谱!

唉,抚膺叹想,思及我梅家老祖被朱皇帝谋害,看到姓朱的,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诸位看官莫笑,乱认祖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它是由势利引发的疾病,暴露的是自我的焦虑、身份的焦虑,是唯恐不被别人重视的内心恐惧。

什么是势利?

势利,这个词的来源,解释多多。

从英语方面,势利(snob)这个词出现在19世纪初期,大概和牛津、剑桥的学生有关。那个时候,这两个大学为了区分贵族学生和平民学生,在学生名册上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名字旁边用拉丁文注上“sinenobilitate”,后简化为“s.nob”,意思是“没有显赫身份的人”,后来演变,“snob”这个词变成了“势利眼”或者“势利者”的意思,用以指称那些因为别人没有社会地位而轻视他人的人。推究一下,这与当初的意思远隔霄壤。可见,词意的转变,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