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14)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Alexa这家美国公司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它最大的影响是为所有网站进行的点击率排名。这家公司通过在用户的IE浏览器上安装一个工具条,随时监视用户的上网行为,经过统计运算,按时得出综合排名。也就是说,一个网站的排名越高,一般就说明这个网站人气越旺。逐渐发展下去,Alexa公司的排名,自然成了广告商、风险投资商资金流向的风向标。傻子也知道,点击率高的网站,肯定有发展前途,肯定有赚钱的潜力。

看中了排名这个“亮点”,善于作弊的不少“聪明的”中国公司,开始通过“手段”来提高自己在Alexa的排名。自然,手段不同,排名作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既有“Alexa互刷联盟”这样看似合法的手段,也有用病毒、流氓插件来刷排名的。

一般来说,最为“安全”的手法,是编程模拟发送数据。这种手段,要事先破解Alexa工具条,直接编写程序,再模拟多个计算机IP访问某个站点,把数据直接发送到Alexa的数据库服务器。如此,能每天不停地刷新Alexa的数据库,以达到提升排名的目的。

中国好几个知名网站在早期发展的时候,与其他中小网站结成了“互刷联盟”,最终被Alexa发觉,做出排名清零的处罚。即使有的公司没有被处罚,在点击率造假真相败露后,他们无法解释自己在Alexa排名急剧下滑的原因,就往往欺骗客户说自己公司的服务器发生故障。

在那互联网泡沫最大的几年中,国内好多个有名的网站,为了骗洋人的风险投资,就是依靠这种手段刷点击率流量,提高自己的排名,吸引那些傻乎乎不知就里的老外来高价收购。他们这样做,即使卖不出太好的价钱,也能获取小到几百万大到千万上亿的融资。

点击率造假这东西,聪明的国人特别是搞互联网运营的人,确实依靠它赚了不少钱,特别是洋大人的钱。当然,Alexa排名作弊的“代刷”,现在已经是互联网上的“皇帝的新衣”,招术基本不灵。

后浪赶前浪。负责把“村气大脸”水书炒红的那位书商脑子活,他创造性地把点击率造假用于图书出版,确实属于行业“创举”。这种作弊造假,赚的是国内图书市场的钱。虽然是小钱,毕竟也是钱啊。

我私下问过几个搞法律的朋友,如果是某个网站利用虚假数据,从投资商和广告客户那里骗得合约,在中国,就触犯了《合同法》第一章第六条的“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就是说,如果细究,可能会戴上“商业欺诈”的小帽子。但对于书商和网络写手,点击率造假炒作,目前国内没有任何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范,所以大写手们和书商都那么有恃无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无论是我们这些写手还是演艺圈的人,知名度最重要。现在,我就是日浪网写手中当仁不让的‘博客王’,靠,点击率一亿多啊,连我自己都觉得荒谬绝伦!我一个历史水书写手,能有一亿多点击流量,太离奇了!当时我在海角网上百万都遭众人轰批,现在上了亿,倒没人质疑了……呵呵,国人太弱智了!如果手工点击,把100个人累死,把所有的手腕点出毛病,也弄不上去那么多的流量!别说,现在我博客的点击率,看上去每天大几十万,但实际的点击率,确实上升,每天真的能有三四千的点击率,都是因为一帮跟风的读者,他们就看博客排名看东西,对上排行榜的东西趋之若鹜,把我的文章到处粘贴、转发,使得我名气越来越大,最终能成全我,出了大名……”

据朋友说,“村气大脸”有一次在北京的书商庆功会上喝醉了,躺在地上耍酒疯,口吐真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