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15)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据我熟悉的网站工作人员讲,点击率造假,一般都要事先在网站上“打埋伏”。比如写明史的“村气大脸”这个点击率造假贼,他提前几个月就在海角网注册了上百个马甲。为了显得这些马甲真实,他要每天不停用这些马甲ID在各个论坛板块发言,这个过程呢,就叫‘养马甲’。日后,他用这些ID打架砸帖,别人点击这些马甲的注册日期和发言记录,就不能贸然断定这些ID是新马甲。

此外,还有一种写手在自己帖子里面制造无数女马甲“争风吃醋”来吸引读者。弄这个噱头,写手本人会很有些工作量,他一会装男的,一会装女的,一会假装白脸劝架,一会装红脸骂人——简直是人格分裂啊。

不过,大多数写手的点击率造假都不一定能成正果,他们反反复复折腾了几个月,如果没有形成像“村气大脸”那样的网络事件,如果没有电视台采访,收效都不大。苦心经营那么多日子,呕心沥血的写手最多能得到书商预付的几万块版税,即使最后这本书卖出更多,乐着数钞票的是书商,写手们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与他们天天坐在电脑前的苦心经营和痛苦造假付出相比,这点钱少得让人有幸灾乐祸之感。

据我的出版社朋友讲,他曾经在北京见过那位享誉京城的专门“点击率造假”炒作的出版商。连续三年,只凭借“点击率造假”这种噱头炒作,他就能出数本畅销书。这位被业内誉为传奇的商业天才,智商确实不低。

一个出版业的朋友曾向我“揭秘”说:“咳,现在的畅销书,都是无脑小民、网吧虫子喜欢的白话水书。主要依靠出版商的宣传、推广,才能骗倒大批穷极无聊的跟风类型弱智、白痴读者来买这些书。当然,一般的读者,出于好奇也会跟风畅销书。大众读者的趣味,都是根据排名和排行榜走的。殊不知,排名和排行榜百分百都是假的!为了‘村气大脸’那个小子成为‘草根’名博,北京的书商给日浪网博客的两个编辑几乎月月发工资,让他们死推,天天都把‘村气大脸’的博客推在日浪博客头三名,宣传效果真够劲……本来‘村气大脸’的《朱元璋那点事情》只想连续出五本,现在网上火,卖书多,书商准备让他慢慢写,把每本书的字做大,包装成十本……”

听到此处,我抑制不住好奇心,向他打听:

“我有个疑问,比如,博客编辑为‘村气大脸’的博客造假,修改字节,现在竟然把他的文章点击率推到一亿多……如此过分的做法,那些编辑不怕日后事情败露丢掉工作吗?”

“当然不会!像大网站的博客编辑,很少有在公司干过一年的,工作量太繁重了,所以他们不停地跳槽。只要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有胆帮你点击率造假,反正不犯法。网站即使知道,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给网站造人气,谁也不会特别较真……点击率上去了,就算当时负责的博客编辑跳槽了,那上亿的假点击率,网站自己也不敢改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