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17)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对此,我一位出版界的朋友断然表示异议,他坚定地说:

“网上那些‘草根’读者,许多在文学鉴赏水平方面都很低弱……网络是个大屎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失败者,说不好听的,蛆虫一样,扎堆找热闹,他们好多人根本没有是非观念,看谁势力大、声音高,他们就和谁站在一起,就在网上谩骂,宣泄他们日常生活的失败感,倾泻愤恨,群氓啊,群氓……你知道,在互联网的欢呼声中,那些参与网上炒作争骂的人,也能从村气大脸的‘草根’胜利,看到他们自己成功的希望。所以,看着我们多数人的读书趣味被造假的书商牵着鼻子走,我不得不怀疑我们社会的集体智商。……而整个出版行业,都知道北京那个书商点击率造假这个秘密。潜规则使然,大家谁都不说,暗中较劲,也纷纷出版跟风书。如今的图书市场,只要能赚到一票,傻瓜才顾及出版水平和质量!唉,这样的出版业,又能出版什么样的好书呢?”

“我看最近的新闻报道,面对出版业滑坡,百家讲坛的教授呼吁电视台应该找‘村气大脸’这样的网络红人到电视上讲课吸引读者,如果这样的人到了央视,说不定又会大火一把呢。”我很好奇地说。

“不行,北京炒红他的书商都说不行……‘村气大脸’,呵呵,书商在上海电视台推过他,让他模仿百家讲坛的教授站着去讲,结果呢,那档节目的收视率和他们在上海地区的卖书率一样,都往下掉。这个哥们的大脸和他浓重的地方口音让观众产生极大的反感,所以,他狗肉丸子一个,上不得正席……只要他话说一多,就容易露馅。书商也只能在网上炒炒多卖点书,这个人没有深度挖掘的价值……”

在“山寨时代”的中国,类似“村气大脸”这样网络红人们的成功,当然不是偶然的事件——如今的普罗大众矫枉过正,他们拒绝崇高,拒绝贵族气息,拒绝任何稍稍高深的学问,拒绝一切与深刻有关的东西——这些可能使得这些被生活的重压驼了背的人更加感觉沉重。

网络红人们的窜红,其实是时代的悲哀——这些原本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成为笑料的东西,在跟风的、速成的、焦躁的年代,他们都变成了人们艳羡的大红特紫的“香饽饽”。

逗你玩——文化为什么这样俗?

透过观察整个中国的图书市场,就可以发现我们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侧面风貌。在书商简单而又有效的操纵下,我们国人的读书趣味,日益趋向低俗的有趣和肤浅的简单。可以这样断言,时下的读书风潮,如同流行感冒一样,都属于传染类型。一旦得上病,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不得不跟着染病。

我记得,在我少年时代,天津的一些地方,有些地痞会玩这样的把戏,他们拉个棚子,外表看上去像是拉洋片的,一块钱一次,拉客进到里面去看东西。每个人进去后,出来的时候都是一脸诡异的、讪讪的、暧昧的笑容。好奇之人站在一边,会迎头问:“里面什么东西,好看吗?”出来的人肯定忙点头,“好看,好看”。由此,扣动了人们好奇的扳机,会陆续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进去。每个出来的人,都会机械地假笑着说“好看”——其实里面就是挂一帘白布,上面画着一个猪头,写着:“你是猪!”——这太像我们今天的低俗文化传染病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