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 历史的重负(1941年以前)(2)

美国、俄国和冷战 作者:(美)沃尔特·拉费伯尔


从19世纪90年代到1917年,美国试图扼制俄国的扩张,其手段往往是支持日本;而日本出于自身的扩张主义目标,也希望满洲门户开放。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话代表了美国人的情绪:俄国人“皆为大奸大伪之徒。他们从来不知什么是真理……对他人亦毫无善意可言”;至于沙皇,则其不过是“一个昏聩的小人”。在实质性问题上,他担心的是俄国正试图“把整个中国北部组织起来反对我们。”

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与美国的两个友邦英国和法国结盟反对德国,美国人的上述看法还没有改变。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最亲密的顾问爱德华·豪斯(Edward House)上校曾勾勒出那种曾经困扰美国20世纪大半时期的两难局面:“如果协约国赢了,就意味着俄国将主宰欧洲大陆;如果德国赢了,就意味着其恶难以言状的军国主义独裁降临在未来好几代人头上。” 两种局面之下,美国都将无利好可言。

1917年后期,历时久远的俄国威胁变得更加严重了。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布尔什维克运动利用“一战”造成的破坏、混乱和贫困,推翻沙俄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曾经无休止地扩张的沙俄帝国现今又拥有了一种意识形态力量即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根据他们所认定的历史法则,致力于推动世界革命。在1918年至1921年间,伍德罗·威尔逊派出一万多名美国士兵,试图与协约国联手用武力推翻列宁;同时又尽力防止入侵俄国的日本军队对西伯利亚予以殖民和独占。美国总统最终遏制住了日本,但是协约国的干涉却成了一场灾难。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是许多俄国人逃离外国军队去支持列宁;在长时期内留下的影响则是,苏联领导人牢牢记住了这样一点,即协约国武装干涉正说明“资本主义的包围”就是要扼杀共产党政权。

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上,协约国也在别求它途。列宁的阴影笼罩在每一场会谈之上,西方列强试图在东欧制造一系列缓冲带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以孤立苏联。当时一个名叫沃尔特·李普曼的年轻美国官员对此大为愤怒,他形容说,和平本来需要一个“卫生的欧洲”,即一个繁荣的、军事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以求建立比列宁所能建立的更有吸引力和更公正的社会,但协约国却制造了一个军事性的“防疫封锁线”。

为了孤立苏联,威尔逊拒绝与它建立外交关系。和老罗斯福评论沙俄的腔调类似的是,威尔逊宣称列宁的政府“是以否定所有的美德和良知为基础的”。但是其他国家却并不跟着他走。英国在1921年开始和俄国进行贸易。一年以后,两个国际社会的被驱逐者——俄国和德国——签订了一项合作条约。苏联人对宗教和私有财产权大加挞伐,令美国人震惊,但苏联显然已经站稳了脚跟。

美国绝不会低估布尔什维克。一个美国救济代表团在20年代向俄国的饥民派发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援助。当列宁在1921年宣布欢迎外国资本参加建设项目时,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认为这说明共产主义正在走向崩溃。胡佛希望看到一个更具资本主义色彩的俄国,美国既可以从中牟利,又可以对其施加控制,所以他鼓励商人们把俄国看成是一个“经济真空”——和所有的真空一样需要去填补的真空。商人们做出了积极响应。许多大公司如福特、通用电器和西屋等均在俄国投资数以百万美元计。年轻的艾夫里尔·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在1926年开始进行一项高达10亿美元的锰矿特许经营。当他的冒险事业陷入财政麻烦时,苏联人免除了他的合同义务。(当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富兰克林·罗斯福任命为驻苏联大使后,他却发现苏联人不那么合作了。与此同时,在1925至1930年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到100万美元以上,远远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虽然华盛顿继续拒绝对苏联的存在予以官方承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