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逻辑思维(2)

每天懂一点实用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牛根生很清楚蒙牛所面临的难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蒙牛集团开始了多种创造性的工作。

首先,为了增加奶牛,蒙牛对资源进行了"吞吐性"配置,尝试了多种形式和渠道,还采用了自繁选育、选留、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新技术等方法,来增加蒙牛的奶源。就这样,蒙牛的奶源一步步增加了。

第二步,为了解决厂房少的问题,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规模,消化充足的奶源,蒙牛大批量地盖起了全球样板工厂,并且建立了国际示范牧场。

第三步,为了开发市场,蒙牛策划了一系列颇具轰动性的广告,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短短的几年里,蒙牛不仅打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还赞助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大大提升了蒙牛的声势。

付出总算有了回报,2006年,蒙牛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62亿元,远远超过了当初制定的100亿元的销售目标;2007年1月至6月,蒙牛半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00亿元,成为中国乳业的总冠军。

对于蒙牛的飞速发展,牛根生曾经感慨地说:"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只要你的条理清晰,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是的,成功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牛根生在实现蒙牛的"五年计划"时,就很好地运用了逐步逼近思维法,将大目标分为了三个小目标,随着这三个小目标的实现,大目标最终也成为了现实。就如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传世佳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这固然是做学问,但又何尝不是在说做事?其实,世间事莫不如此。毕竟,成功固然可喜,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分解的小目标既要有激励价值,又要现实可行。如果小目标依然很难实现,或者毫不费力就可以达到,那么这样的目标分解就毫无意义。所以,在分解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

1985年,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三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脱颖而出,成为该比赛的冠军。两年后,他又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他的胜利让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但没有人找到其中的答案。

10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解答了这个问题:每次比赛开始之前,他都会乘车去仔细看一下比赛的线路,并且把比赛线路上的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个小房子,直到比赛的终点,40公里的比赛被他分解为几个小的目标。比赛开始以后,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接着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就这样,他轻松地赢得了整个比赛。其实,他之所以这样做与他之前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起初,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他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重点上,结果没有跑到一半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后来,他把目标定在赛道的一半的地方,但后来他发现这样做毫无用处。最后,他发现自己的小目标一定要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于是,他便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比赛,这样,他在比赛中的表现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