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节:变通思维(1)

每天懂一点实用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第三章变通思维17 智力激励思维法--换东西不如换思想

智力激励思维法也即头脑风暴法又称BS法、自由思考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关于头脑风暴和智力激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美国北方十分严寒,常常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了冰雪,很多地方的电线都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通讯。

许多人都曾经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未能达到目的。后来,电讯公司经理用头脑风暴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会议规定:

第一,与会者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畅所欲言,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第二,与会者在会上都不能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不能说"这主意好极了!""这种想法太离谱了!"之类的话。对设想的评判会在会后由组织专人考虑;

第三,与会者要尽可能多而广地提出设想,以便让组织者从大量的设想中找到质量较高的设想;

第四,与会者要积极进行智力互补,在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要思考怎样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结合起来,提出另一个更完善的设想。

在这种会议规则下,与会者七嘴八舌地大胆议论开来。有人说可以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说可以用电热来化解冰雪;也有人说可以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说可以带上几把大扫帚然后乘坐直升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虽然人们觉得有些提议实在滑稽得可笑,但没有人在会上提出批评。相反,有人在听到用飞机扫雪的想法后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雪方法。他想,大雪过后,完全可以派出直升飞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这样,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带起的风就可以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扇落。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用直升飞机扇雪"这一设想,顿时这一设想又引起其他与会者的更多的设想。就这样,不到一小时,与会的人只有10名技术人员,而他们提出的新设想多达90条。

会议结束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这些设想进行论证。专家们觉得设计专用清雪机和采用电热或电磁振荡等方式有可行性,但成本太高。而用直升机扇雪的想法可行,而且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好办法,现场试验过后也有很好的作用。就这样,借助头脑风暴,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终于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从上例可见,所谓头脑风暴会,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激励法。发明创造的实践表明,真正有天资的发明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较平常人要优越得多。但对天资平常的人,如果能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引起思维"共振",也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新创意或新方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就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中国式"译义,即集思广益。

从智力激励法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

第一,参与者之所以能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思想上的放松和心态上的自信不无关系,如果他们处在一个压抑的状态下,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行,那么后来的思想的火花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