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做“权威+哥们”型父母(2)

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作者:云晓


己的聪明深信不疑。这个时候,一味做朋友的教育方法就有些很难奏效了。就像上面男孩评价父母的那句话“和你们说了也不懂”一样,孩子长期处于家庭决策的主角位置,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全家之中最聪明的,自己做什么都是正确的,父母都是有些无能的 久而久之,也就更不把父母的教育放在眼中了。

怎么办?这种类型的男孩,他们究竟最需要的是怎样的父母?

很显然,只做朋友、只做哥们,是远远不够的。尊重孩子是正确的,但过于屈从孩子则是不明智的;认同是正确的,但过于“为孩子马首是瞻”则更是大错特错。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行为还不够理智,如果缺少了大人的引导,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这也就是说,父母不仅要做到尊重孩子、热爱孩子、认同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更要在做好朋友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朋友”“权威的朋友”,让孩子信服你,并遵从你的正确引导 做“朋友+权威”型父母。

朋友的儿子强强,在10多岁的时候,身上就曾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状况:刚刚迈入青春期门槛不就的他,突然变得极其难以沟通,父母让他好好学习他就偏逃课;父母让他放学按时早点回家,他就非玩到半夜才回家;父母让他要把完成作业当成第一要务,他就非热衷于看电视剧 和这孩子沟通,他就一句话:“父母什么都不懂,还非要掺和我的事。”

看吧,这就是父母缺乏“权威性”所引发的最直接问题。

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成功的家长就应“蹲下来和孩子沟通”。对此,我却不这样看。在我看来,父母要想成功教育,就不应“蹲下”,而应“弯腰”,也就是说要“弯下腰来”与孩子沟通。

“蹲下”的确代表尊重,但当你与孩子从来都是站在同一高度的时候,孩子还能对你的言论深信不疑吗?还能更加信服你的教育吗?而“弯下腰”则不同了。弯腰的同时,孩子会稍微仰视你,这样我们就不仅强调了尊重,展示了自己想和孩子做朋友的心态,更显示出了父母的“权威性”。这个权威性,不是强制孩子听自己的,而是让孩子更信服自己。

“弯下腰”的教育,就是“朋友+权威”的教育。

让男孩对你又爱又敬,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有过养育男孩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对男孩来说,只要父母能够做到时时沟通,并尊重孩子,和孩子玩到一处,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并不难。可难就难在,如何在让孩子把自己当“哥们”的同时,还能承认“父母是大哥”的领导地位,不那么固执己见,不那么轻视父母的建议。那么,这个腰究竟应该怎么“弯”,如何才能让男孩发自内心地对父母又爱又敬呢?

以下两点,是我们在养育博博、强强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权威树立”方法,希望能对您的有所帮助。

第一,强化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意识”。

小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他对父母的印象如何,他将父母长辈放于怎样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成人所创设的家庭氛围如何、成人引导的方式如何。

在我家,为了强化博博心目中对父母的“尊重意识”,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在家里给自己定下了这样几则“家规”:

1.即便肚子再饿,如果爸爸还没有下班回家(或妈妈等其他长辈还没有下班回家),都不能开饭;

2.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常常这样对孩子说“让我们来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

3.每当长辈(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话时,我们都尽量不去插话,并表示出应有的尊重;

所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说的就是孩子的某种个性、某种脾性,往往是在诸多的生活细节中慢慢形成的。当家长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尊重孩子的同时,时刻记得给孩子一种“尊重父母的暗示”,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一个懂得尊重长辈、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想要在做“哥们”的同时还成为孩子心目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