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约法三章”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3)

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作者:云晓


,总是那样精力充沛,总是那样活力无穷。于是,“好动不好静”也就成为了他们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朋友的儿子,就是很典型的一种。

作为一位母亲,我始终认为,孩子的任何一种个性,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家长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寻找平衡” 发展其性格中的优势,减少其性格中的劣势。就拿“好动”这一项来说,好的一面是好动的男孩创造性强、乐观上进、身心健康;不好的一面则也不少,如:

好动的男孩很难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好动的男孩大多有马虎、粗心的习惯;

好动的男孩大多上课容易溜号,不注意听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男孩没上学前,好动的习惯充其量只是给家长带来一些小麻烦,可当他走入校园,好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转变为“大麻烦” 易兴奋、好动的孩子,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马虎好动等原因,成绩大多不尽如人意。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曾接触过很多这样的男孩。

那么,也许很多家长会问了:对于这些好动的男孩来说,如何在发挥他们性格优势的同时,减少其性格劣势所带来的弊端呢?

我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好动的男孩,一定要首选“内向”的文具。

什么是内向玩具?其实就是让男孩能够静下心来玩的玩具,可以让他聚精会神地研究一阵子的玩具。能安静地玩一会儿,对孩子注意力、自控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就像在我那位朋友的家里,我看到的玩具都是刀枪棍棒、大炮战车,这样的玩具孩子得怎么玩?当然得“运动”着玩。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常动”的状态,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变得更好动不好静呢。

对于男孩来说,多一些“静下心来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当他习惯于认真琢磨、安静思考,其性格也就渐渐达到了一种“动静结合”“有静有动”的平衡状态。

生活中,能够让孩子静下心来玩的“内向玩具”十分丰富,如智力拼图、城堡积木,以及多种多样的棋类游戏等等。

因为朋友家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所以我向她推荐了“棋类”,如象棋、围棋等需要静下心来动脑的游戏。果然,一段时间后,朋友就打来电话,向我述说了家里那位小伙子的巨大变化:“这个 好动小子 的状况好多了,现在他虽然偶尔也拿着大枪大炮的乱跑乱疯,但他却也会拿着棋盘到处追我,要求 杀上一盘 。而下棋时,他那股子认真思考劲,更是让我刮目相看。真没想到,我的儿子也能这样安静 ”

大多数男孩就是这样,除了好动,他们还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当他们从安静的游戏中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就会像爱玩刀枪一样爱玩这种“安静的游戏”。久而久之,孩子两个的个性就也就形成了 动静平衡:富于创造力,但不鲁莽;积极进取,但很谨慎;思维活跃,并且认真思索

事实上,这个方法是可以更为广泛地去应用的。

在我家,对女儿宁宁的教育也是如此。因为性格偏内向,宁宁更喜欢玩安静一点的游戏,如和布娃娃说悄悄话,做折纸游戏,往往一个玩具就可以玩上半天。相比好动而言,好静虽然好看管,但也有其弊端,如不活跃、不积极,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好办法,经常带她去“疯一疯”(具体请参看《好妈妈如何给女孩一颗幸福的心》一书。)疯的多了,女儿渐渐变得开朗多了,也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了

这两个方面,都是家长帮助孩子“动静平衡”的好方法。对于好动的男孩,就引导他们做点安静的事情,玩点“内向”的玩具;对于好静的男孩,则要不定期地带孩子去疯一疯 希望家长能够灵活掌握这个“平衡”的诀窍。

云晓点睛

一些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事儿

1. 讲故事,一个很好的“安静”方式。

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依靠在妈妈的膝盖边,边听故事边沉浸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当中。因此,对于“好动不好静”的男孩,家长不妨每天都给孩子安排一个“故事时间”。

博博小时候,因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