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终属楚(1)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自以为是的人通常确实有着可以自豪的地方,这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羡慕之情,还会向他学习。但是,过分地自豪,就变成狂妄自大,那就预示着一种危险,一种潜在的巨大危机。因此,人需要有谦虚纳谏的精神,谦虚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自我反思、总结经验的能力。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谦虚,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像卢梭说的那样:“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出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第二章强者定律第二章强者定律6 坚 信 定 律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坚信定律是指,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态度时,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这种心理超越了自信,是一种确信的心态。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在我们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时候,信念就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并能防止我们因坎坷与挫折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进入误区、盲区。

坚信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坚定信念,成就梦想

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 坚强的信念,只不过有些人的信念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说被屡次失败击溃了。但是有志者会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坚强的信念会给他们强大的动力。坚信定律认为,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态度时,那件事最后就变成了事实。这也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另一种表达。

夏洛蒂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很小的时候,她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开始努力向作家道路迈进。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

夏洛蒂没有被父亲的话影响,她给当时著名的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期待,她终于收到了回信,信里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

夏洛蒂依然没有放弃,她坚信自己有文学方面的才华。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坛上挣扎,她始终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经过不懈的努力,夏洛蒂终于写出了长篇小数《老师》《简·爱》,成为受人欢迎的著名作家。

不论境况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信念带来的。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再通过踏实的努力,那么你就可以把希望变成事实。你既可以攀登人生的高峰,也可以在碌碌无为中悲叹,这两者的不同,仅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是否坚信自己的能力。

站在理想的大门前,弱者会面露胆怯,认为自己没有希望;败者会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觉得命运不公;强者会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坚信失败是暂时的,成功早晚会到来。翻开中外史册,因有“志”而成功的人可谓数不胜数。

爱迪生一生约有两千项发明,可是他幼年为生活所迫,只读了一年书。他壮志满怀,不向命运屈服,他积极进取,坚信自己能够实现理想。张海迪身患残疾,她曾一度轻生过。但是壮志唤起了她的求生欲,她呼喊起来:我要活,我不能死,我还要为人民做事!于是,她坚强地活下来,并在坚强毅力的支撑下,苦苦耕耘,终有收获。他们都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人活着需要勇气,实现理想需要志气。“志”能够帮你战胜困苦,消化自卑,击垮死神,撑起生命的绿伞。

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在童年时,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他在哪里,无论他做些什么,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或是娱乐,他内心都在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就一番伟业。

这种信念在他身体的每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激励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迈向人生目标。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皮特充满自信和干劲,为了实现愿望,他不断学习和进取,慢慢地,他便脱颖而出了。

22岁那年,皮特就进入了国会;23岁那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25岁那年,他成功荣登英国首相的宝座。凭借着一股坚信自己会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飞跃。

坚信是一种力量,催人奋进的力量,发人深省的力量。坚信不是一种空想,不是狂妄,而是需要和行动紧密结合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有了必胜的信心,行动才会变得更有成效。信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很多人对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就不可能全力以赴,也就不可能迸发出无穷的潜能。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意味着一开始就把自己打败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