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 果 定 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1)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因果定律又称因果法则,是由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因果定律认为,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这条定律表明: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理由。商业上或个人生活上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两者都有因果关系可以解释。

就像中国的那句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播种,才会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报。播种、付出是“因”,收获、回报是“果”,有因才有果。这是因果定律的基本内涵。

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一种现象的时候,无需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结果,是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就像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所言:“一般人只看到我赚钱的结果,但是他们不知道我赚钱的根本原因。”

关于因果定律,我们不妨看看《大长今》里的这个故事:

仙道预言,说长今的父亲命中将遇到三个女人:“一个被你杀而不死,一个被你救后因你而死,一个将杀你而救活很多人。”

听了仙道的话,长今的父亲感到恐惧,问仙道:“怎样才能不遇见第三个女人?”仙道回答道:“只要你不遇见第二个女人。”

仙道预言表现的就是一个“因果定律”:因为遇见了第二个女人,才会遇见第三个女人,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如果长今的父亲没有救护长今的母亲(第二个女人)自然就不可能有长今(第三个女人)。

同样的原因,长今的父亲之所以遇见了她的母亲,是因为他遇见了第一个女人(皇后):如果他没有去给被废的皇后赐死药,自然也没有机会遇见长今的母亲了。

虽然《大长今》的情节是虚构的,但道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一个人之所以会有今天的结果,一定是因为他在过去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失败,有人会成功的原因。”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这个定律是如此深奥,也是如此具有影响力,但其实它也非常容易理解。我们几乎可以用因果定律来解释所有的事情,小到草木荣枯,大到天体运行,都符合因果定律的基本逻辑。

因果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西班牙有句妇孺皆知的格言:“你要什么便取什么,只是你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每个东西都有它的价格,想要得到它就需要付出代价。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你可以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是在出口处必须为此付出金钱。

成功的天平也是如此,天平的一边放的是成功的硕果,天平的另一边放着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候代价或许很大,可是你要记住,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达到。这很公平,在成功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等词语。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为了练就演讲口才,每天开车上下班时一心二用。他一边开车,一边对着后视镜大声演讲,以至于引得那些和他擦身而过的司机好奇地张望。

在等红灯时,他更疯狂地对着镜子,全神贯注地高声演说,绿灯亮了他也浑然不觉,后面的车只好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提醒他。晚上回到家后,他随便填一下肚子,便站在镜子前面练习演讲,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

他的生活状态就像演讲一样,每时每刻都充满激情与活力,他所到之处,都是他的讲台。因为他认为,演讲不是嘴巴的说服,而是一种体能的感染,是言行一致的表现,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就必须是这样子,你才可以在现场展现出这样一个实力。后来他的付出有了回报,他的耕耘有了收获,他成功了,成为了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又一个世界级的成功励志大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