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 果 定 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2)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陈安之说过:“你栽下樱桃树,就会收获樱桃;你栽下苹果树,只能收获苹果。”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坚信 没有昨天的行为,就肯定没有今天的结果。

爱默生曾说过:“因与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果”早就在“因”中酝酿,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每一天,你的生活是过去耕耘的结果,如果你过去辛勤耕耘、矢志不渝,你就会得到应该的尊重和成功。当你环顾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你的健康,你的人际关系,你的收入,你的业绩水平等等,所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耕耘,也就是投入生产因素的成果。

所以,有一天,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成功了,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他的成功源于付出;如果你发现某人堕落了,也无需为之惋惜,因为他的堕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他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某个领域里种下“因”,终究你会得到“果”。这不是奇迹,也不是倚仗好运,完全靠你自己去播种“因”。

一次,拿破仑·希尔应邀前往一所学校讲学,受到了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这种热烈程度在希尔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当校方付给希尔100美元作为报酬时,他表示“不虚此行”,并婉言谢绝了报酬。

第二天早上,该校的院长在全校师生面前动情地说:“在我主持学校工作的20年里,我曾经邀请过几十位成功人士来向学生发表演讲,拿破仑·希尔是第一位拒绝接受演讲酬金的。因为在他看来,他在其他方面的收获足以弥补演讲酬金。他是一位全国性杂志的总编,因此我建议大家去订阅他的杂志,因为我觉得他身上有许多美德和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

不久,拿破仑·希尔所主编的《希尔的黄金定律》杂志获得了一笔大订单 该校的学生订阅这本杂志的总费用高达6000多美元。在之后的两年中,该校的师生以及他们的朋友一共订阅了50000多美元的杂志。

假如你是拿破仑·希尔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他所主编的杂志销量剧增,请不要感到意外,因为这是有原因的。在这之前,拿破仑·希尔已经用自己的善行,为之后的成功播下了种子。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也需要遵循因果定律。想要成为某一行业的成功者或精英人士,就要为之努力,去学习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果你为成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你就很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变生活,就要投入不一样的生产因素,就像农夫用不同的种子种出不一样的庄稼、收获不一样的果实,你必须植入不同的思想和行动,才能获得相应的结果。

启示2: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

每个人每一次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失败了会留下教训,成功了会积累经验,这些经历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甚至是毫不相干的地方,显出它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定律”。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看起来是逆境,是挫折,是阻碍,其实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验和财富。爱迪生经历了9000多次失败,才成功地发明了电灯。他的朋友劝他放弃,他则对朋友说,这不算失败,而是证明9000多个不能制造电灯泡的方法,我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在他看来,失败是一种财富,是不可或缺的经历,这种经历是不会白费的。

就连失败的经历也不会白费,试问,还有什么经历是没有价值的呢?因此,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任何经历都是在教你做人,教你进步,教你成长。只要你对那些经历有敞开心扉接纳的心态,你就能汲取经历中的营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启示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中国有句古语,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果定律的例证。比如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赢得了别人的好感和感激,当他有困难时,自然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相反,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很可能会对他心生恶意,说不准哪天报复他,即使不报复他,风水轮转他总有落难的时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