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凤簪恩深

凤簪恩深:文房珍玩的古典情怀 作者:黄青慧


花映蟾宫树拂云,绛霞光彩护奇芬。

广寒此日清风好,吹动天香四海闻。

——明代·吴伯宗《御试丹桂》

阳光里,一滴墨在一砚清水里缓缓化开,仿佛千年的缱绻……

曾经,会是如何清雅韵致的后宫佳丽曾戴这支凤簪?婉约的蛾眉,清丽的丹青,如何落笔?是为谁风露立中宵的清愁吗?还是,晨风里翊坤宫延洪殿里的凝思?

把玩此时手里的凤簪,一缕楚楚飞起的绮思,明代洪武年间,如后宫的晓风不散……

那位俊逸的书生,曾执桂花低眉含笑的书生,望着嫔妃待选的圣旨,从此,咫尺万里。

延洪殿里,她是钦旨册封的“翊嫔”……

保和殿上,他是御笔亲题的“状元”……

而,多年前,记得,仿佛十六岁时——

她曾是玲珑的李家千金,他曾是当窗吟诗的吴府书生。

斗转星移,多少年少含笑的诗思,翩翩随风舞起,锁入雕刻精美的凤簪,斜斜地插在鬓边。无人知道,那经过千挑万选的玲珑女儿,曾是他,霜晨露夜吹彻玉箫的春闺梦里人……

“当时横塘月色好,玉钗恩重是前生”。许多年后,诗人吴梅村的诗句,仿佛,无意之间点题。

后宫的紫檀屏风,雕刻着繁复的典章花饰,仿佛她含香的前尘花事,密藏心里,同样雕刻繁复。

高贵的身份、品阶,命中帛宫里,有定数的皇帝恩赏,含蓄有度的言辞,变幻无常的宫廷倾轧,不可轻言轻颦……只是清梦醒来,铜镜前,用玉梳,用簪环,用胭脂,用红颜,细细扣好,款款起身,含笑,对皇上道“万安”。

只有鬓边的凤簪,记得她昨宵的寒梦,早春的呢喃,遥阶依栏的管弦……

后来,每当他砚墨写诗时,似总闻到一缕淡淡若有若无的桂花香……

——再后来,当我们读《状元诗》含笑凝思时,原来,已过了六百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