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节:怎样培养儿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3)

卡尔-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尔·威特(Karl Witte)著


卡尔说:"当然啦!他为什么对客人不友好?"

伍德里莱先生说:"他算什么客人?我最讨厌这种人了。"

接着,我向卡尔讲了一些有关米斯泰勒的事:米斯泰勒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他无所事事,到处混吃混喝,还向每一个人借钱,并且从来不考虑还钱。

我讲完了米斯泰勒的事之后,卡尔将信将疑地说道:"可是看起来他不像那种人呀,我看他挺好的呀。我倒觉得他比某些人强。"说着,卡尔瞟了一眼伍德里莱先生。

伍德里莱先生发现了卡尔对他的不满,便说:"卡尔,你还不懂事。别看我成天凶巴巴,可我并不是个坏人。"

卡尔没有搭理他,仍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这时,我便耐心地给他讲其中的道理:"卡尔,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都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么好。有的人长得很漂亮,表现也很和蔼,这并不表示他一定是个好人。有的人天生性格粗犷,有时表现得很凶恶,但或许他是个真正的好人。人是很复杂的,你应该学会怎样辨别好人和坏人。"

卡尔不解地问:"爸爸,您不是说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吗?"

我笑着说:"当然。可是你不要忘了,阳光之下一定会有阴影,千万别忽视了它。"

卡尔不再说话,只是低着头自顾吃东西。过了良久,他忽然说道:"我明白了,虽然今天阳光明媚,但也有个讨厌的阴影,就是刚才那个人。"

"他不值得你帮助!"

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我想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帮助,什么样的人不值得去帮助,恐怕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

上帝是仁慈的,上帝又是公正的,他知道这种仁慈应该赐予谁。可是,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弄清什么是真正的仁慈,什么是真正的善。

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这样的善事发生呢?有些人不惜自己的所有去帮助别人,不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反而遭到别人的蒙骗。这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这些帮助他人的人并没有弄清被帮助的人是否值得帮助。换句话说,这样的好心人实际上是愚蠢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分辨能力。

卡尔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懂得关心别人。不仅能理解我的工作,也能体贴母亲为他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对家里的佣人,他也是备加关心,经常帮助女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天,我在偶然之中发现卡尔的零用钱莫名其妙地减少了许多。卡尔是个很节约的孩子,他总是将平时我给他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购买他喜爱的学习用具。由于用得很少,所以他每隔几个月都会积攒一笔对他来说数目不小的钱。可是这一回,他似乎用得太快了一些。

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便在一个合适的时候问他:"卡尔,你最近买了新文具了吗?"

"没有。"

我相信卡尔不会撒谎,因为我很了解他。虽然有时他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调皮,但他决不会是一个撒谎的孩子。

尽管卡尔没有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我并没有追问他,因为我认为孩子有自由支配自己金钱的权力。

或许卡尔觉得有必要让我知道这件事的真相,晚饭时卡尔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

原来,卡尔将大部分零花钱借给了一名叫柯兰迪的男孩。

柯兰迪是一个农夫的儿子,年龄比卡尔大3岁,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

据卡尔说,柯兰迪家很穷,他们经常为生活费发愁。

卡尔用自己的零用钱接济有困难的人,这本应是一个好事,然而,这件事远没有表现上看来那么简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