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吕永中&孙甘露(1)

在中国设计 作者:罗怡


吕永中&孙甘露

主持人:罗怡

2009年11月15日15:00开始

上海 “半木”展厅

孙甘露 | 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呼吸》等,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种译文,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近年来投入传媒及文化事业推广,并任《上海壹周》总策划。

从日常经验中逃逸

▲ 我出生在上海,中间除了短期的旅行基本都没有离开过,确实有蛮强烈的意愿要从这个地方脱离开来。就像我看你(吕永中)做的作品一样,它既跟我们日常的经验有直接关联,同时也是试图从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冲动。写作也是这样。在一个地方很多年,如果完全陷在里面的话,那就无法从事任何创作活动。博尔赫斯说过一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阿拉伯人,你不必一天到晚谈论骆驼和沙漠。只有旅行者到这儿来了要说这个。所以离开的意愿、动力或者说倾向是很重要的。

传统家具的含义如何在我们生活中体现呢?

▲ 家具制作,尤其是在近代以后,都是跟日常起居有关系的。但是经过“文革”,我们的传统被破坏得蛮厉害,日常用品的制作工艺几乎是停滞的,这些年才逐渐恢复起来。因为这个特殊的时期造成的文化困境,社会转型以后出现了大量的对旧东西的需求,除了商业的推动,也包含了人们的现实需求。可是事实上这些旧东西买来,通常都只是纯粹的陈设,你日常还是坐在沙发上。这带来一个问题,当时这些家具产生,日常用途是第一位的,而今天这些东西跟日常性怎么样更好地结合起来?传统的家具的含义具体在我们生活哪个层面体现呢?

▲ 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材料。你听教堂里的唱诗班的歌声,除了大型演唱之外,大部分是哼唱,很轻的声音,你有没有想过,这为什么跟教堂的环境特别吻合?大概31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这个行为是被禁止的。信徒们只能少部分秘密地聚在一起,靠唱歌来维持信仰,但声音必须很轻,这种实际功用造成今天教堂中唱诗班演唱传统的一部分元素,从而成为一种审美风格。家具也一样,所有的纹样也好,对材料的运用也好,造型也好,它肯定跟特殊时期的生活功用是有关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