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峰&杜海滨

在中国设计 作者:罗怡


刘峰&杜海滨

主持人:李劳

2009年12月1日10:30开始

北京 今日美术馆1号馆

杜海滨 | 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98年拍摄第一部影片,至今已完成七部纪录片和一部剧情片。聚焦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1428》在20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赢得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本位:为小众还是为大众

▲ 无论是拍剧情片还是纪录片,最终它是要跟观众见面的,要被观众欣赏,就像设计作品需要被使用。创作者需要把意图放在载体上,到达使用者或者观众。但另一方面,我们讲电影的原罪,即电影的商业性或者工业性,同样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知道但是没有办法超越的,除非我们把它做成一个非常小范围的或者完全纯粹的个人行为。纪录片或电影是否卖座可能类同于设计领域为小众设计,这里面有设计师自己的品位和他的需要和所定位的人群。

▲ 今天每个艺术家、设计师要找到他的出发点,这个理念是一定要有。面对小众还是面对大众?不可能说小众需要这个我就做这个,大众需要那个我就做那个,作为设计师或者导演自己本身应该本位。本位就是,一方面要让使用者或者观众来寻找我,另外一方面坚持自己,因为我做的东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 现在功能越来越细分了,设计和艺术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都会并存,那就是它的功能不一样。我在看很多艺术展的时候,心里面或者身体的要素被激发出来,这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而我去消费一个日常设计品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

▲ 纪录片导演更多只是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思维方向、一种可能或是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完会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完全封闭的答案。有人可能一笑而过,有人可能很沉重,有人可能有思考,有人可能不会把它看完……不像看大片,一定会坐在那里看完,大家可能一样的流泪或者一样的喜悦。纪录片本身的记录形式或者是表达语言会无形中聚集在这个层面上,相对来讲也不会是一个特别普世性或者特别大众的东西,可能跟我们有些设计里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老百姓第一个问你的东西是干吗的,没具体干吗就是好看的,对于他来讲这就是没有用的。我想有的人可能也会对纪录片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拍这个东西?我想都一样吧,都会遇到一样的思考。

反思我们是否对自己限制或者包容

▲ 过去我找到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可能是固定的,那么我就学习它。今天我找到方法的时候,这个方法是动态的,我需要调整自己跟方法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被我找到的方法改变,因为它在变。在这样一个时期,是不得不谈跨界的,因为已经在其中了。所以今天我尤其想强调包容与宽容,因为很多东西的可能性是在我们的预期之外的。可能以前我们认为改变观念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今天来看,我们的经验里面充满着被新技术改变的东西,比如设计。设计和装饰之间的关系也很模糊,今天我做好一件作品,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意外了,但它有可能有装饰的作用,但是需要另外一种心态去接受它。我去景德镇,老去看堆在门口作废的那些,我觉得很有趣,比他们屋里面做好的有趣多了,有时候特想就把它们搬回来。有一次看了一个展览,发现一个艺术家做了一件作品,让你觉得那就是景德镇门口废品堆起来的,这种方法令我们去思考艺术的价值、废品与成品等等,这些观念是值得我们今天来讨论的。如果我们今天还处在一个现代性的思潮里面的话,就要反思界限,反思过去是否对自己有过限制或者包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