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7)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6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忽视

【原典】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释义】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会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这种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我们教育学中所说的学生的年龄特征。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征,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尽管这种认识还不够科学,但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能有这种认识,确实难能可贵。

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来看,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区分也不一致。我国学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将个体划分为如下阶段:

①乳儿期(0~1岁)。

②婴儿期(1~3岁)。

③幼儿期(3~6、7岁)。

④童年期(6、7~11、12岁)。

⑤少年期(11、12~14、15岁)。

⑥青年期(14、15~25岁)。

⑦成年期(25~65岁)。

⑧老年期(65岁以后)。

由于上述各阶段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因而被称之为年龄阶段。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例如,人的思维在童年期之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而进入童年期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特点。这些特点是该年龄阶段的人普遍具有的,所以说是一般的特征;它是作为有代表性的东西表明该年龄阶段多数人的特色的,所以说是典型特点;它也是足以区别多数人心理发展不同阶段,作为该阶段标志的,所以说是本质的特征。

教师在理解和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时,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首先,年龄特征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密切相连的,不同的社会环境或教育条件下的学生,其年龄特征是不同的。如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受教育条件差的同年龄学生,其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同的。

其次,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不同的特点,如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都有彼此区别的典型特征,从而表现出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另一方面,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的发展并不是截然分开或毫不相干的,而是保持着其内在的连续性:前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后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而后一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是前一阶段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每一阶段中,既带有上一阶段的部分特征,又孕育着下一阶段的新质。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第三,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可从两方面来看。其一,从生理学角度看,尽管学生的生理处在发展变化中,但这种发展变化总是严格地按照人的生理发展变化的固有程序和阶段有规律地进行着,特别是作为心理和智力基础的人脑的发展和完善,更是严格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和水平,从而使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二,从人的认知发展过程看,人类知识的产生、积累到形成是逐步完成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这就使得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基本相当。因此,可以说稳定性是学生年龄特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也有其可变的一面。这种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教育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加快或延缓。例如,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大大地加快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现代的学生在心理年龄特征中的一些方面变得“早熟”。

第四,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学生身心发展的典型特性和一般趋势,带有普遍性和共性,我们不能把这个年龄阶段上个别学生在特定场合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我们在认识学生的年龄特征时,要注意处理好个别性与一般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不能以个别性代替一般性,以典型性否定多样性,反之亦然。

总之,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