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10)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有一天,辛老师有意将阿重带到办公室,教他识字,15分钟过去了,阿重表现不错,辛老师赶紧抓住时机说:“阿重今天真不错,要是爸爸妈妈知道了一定会非常高兴!”阿重憨憨地笑了。“对了,老师要写封信给你爸爸妈妈,告诉他们你今天真听话!”随后,辛老师起草了一封信,并读给阿重听。阿重的眼睛亮了!辛老师趁热打铁又说:“阿重,老师太忙了,你能不能帮老师把这封信认真抄写一遍?”阿重犹豫着点了点头,拿起笔,艰难地,但又非常认真的一笔一笔地抄写起来,毕竟对于他的知识水平来说,要抄好这封信并不容易。那天晚上,收到信的阿重妈妈打来电话,询问事情的真实性,辛老师真诚地表扬了阿重,阿重妈妈在电话中哭了,感谢辛老师没有放弃阿重,并表示一定会配合学校,搞好对阿重的教育。第二天,在课堂上,阿重破天荒地没有发出莫名其妙的声音。

看着已有改变的阿重,辛老师深知持续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她坚持天天都要找阿重的一点优点,给他的父母写信,并请他亲自抄写信中那些赞美的语言。“阿重真的在变”,任课的老师和同学都这样说。终于有一天,教导主任把辛老师叫去,递给他一封家长来信,是阿重妈妈写的一封表扬信。辛老师马上来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真诚地感谢阿重,感谢他的进步,感谢他的父母,正是这一切才使自己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听着班主任感谢的话语,同学们看阿重的眼神已不再是嘲笑,而是惊诧,是羡慕!是啊,能得到老师这样郑重其事的感谢,对谁不是一个莫大的荣耀呢?

这时,阿重又憨憨地笑了,这笑中透着一个后进生重拾自信后的高兴与满足!

后进生们总是会犯错误,其实这也是他们引起老师、家长重视的一种表现方式,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需要我们多关心而已;教师一点点激励,都能激活他们向前的信心。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经常为他们注入一点前进的活力,他们怎么会没有一点转变呢?解偏救弊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