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大教教心:重视以德为本的德育教育(3)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3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担当大任

【原典】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中庸》

【释义】

孔子说:“舜大概是个最孝的人了吧!有圣人的德行,有天子的尊贵,有四海之内的财富。后世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孙万代保持祭祀不断。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得到他应有的地位,必然得到他应有的福禄,必然得到他应有的寿命。所以,上天生养花草树木,必然按照它们的本性而诚笃地对待它们。能够成材的就培养它,不能成材的就去掉它。《诗经》上说:‘高尚优雅的君子,他的美好德行显扬四方。他让平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会承受天命。”

孔子伦理的核心是仁。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既是个人的,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因此,儒家伦理从根本上说是德性伦理,不是规范化的家庭伦理或社会伦理。一切规范,是建立在德性之上的。一个家庭成员,固然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但又是一个德性的存在,只有完成和实现了自己的德性,才能建立家庭伦理。

德性是一切伦理的基础,而人的德性首先是“天”,即大自然赋予人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关系中则是“亲情”。因此,仁的实现不是从别处,正是从家庭开始的。仁在家庭的表现就是亲情之爱,进而表现为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强调孝的原因就在这里。

孔子强调从孝做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德为圣人”,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大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倘使你能做到功在天下,万民载德的地位,当然会得到最光荣的酬劳,正如隋炀帝杨广所说的:“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而如果是真正的有德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却依然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就、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德者的自处之道。

品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它能改变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当人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时,他就会有巨大的影响力,能让人甘愿为他做任何事情,从而“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

列宁的父母乌里扬诺夫夫妇就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者,待人和气,举止大方。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乌里扬诺夫夫妇就常常嘱咐孩子们注意自己讲话的语调,不要高声喧哗;倘若别人偶尔心情不好,对你不友好,你就应予谅解;如果有同学发音不对,应该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帮助他纠正,而不应该讥笑;如果佣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你应该安慰她,使她高兴起来;睡觉前不要忘记向大家问晚安,包括最小的弟妹在内。在乌里扬诺夫夫妇良好的教导下,列宁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不管是谁,从来没有过粗野无礼的行为,从不欺负别人。

列宁小时候无论同谁谈话都持同样尊重的态度,不管是自己的老师,还是伏尔加河纤夫、搬运工人、洗衣妇。有时他在喀山省柯库什基诺村的外公家过夜,和农村儿童玩过家家游戏时,他也总像对待自己的表兄弟那样,以礼相待。他还很有礼貌地帮助别人。有一次,一个贫苦农民赶的大车陷入沟里,他帮这位农民拉出来,还捡起农民掉在地上的手套,很恭敬地跟他交谈,分别时还客气地和他握手道别。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对待父亲的信差——一位文化不高的老人十分亲热。每次见面都要热情问好,分开时总拥抱告别。

列宁时时处处保持着这种内心充满善意,行为谦恭有礼的本色。凡是熟悉列宁的人都十分称赞他的举止:走路时一定让同伴先走;给老人和妇女让座;别人哪怕是在很小的事情上帮助了自己,也一定要表示道谢;自己有了过失,总是请求别人原谅;时常亲吻母亲的手。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在穿着树皮鞋和破衣烂衫的农民或工人中间,还是在刚刚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中间,列宁总是从不失这样的高尚本色。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从未使他脱离人民大众。因此,人民也对列宁无比亲近。

《周易》中有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载物”就是担当大任,“厚德”就是德行深厚,也就是说德行深厚才能担当大任。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要想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到品德高尚,使别人都愿意追随自己。一个人能力再强,但心术不正、心胸狭窄、事事计较、高傲自满、做事无原则,也不可能成大事。德高才能有威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从而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的人,才能够担当大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