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7年的时间模仿郝思嘉小姐,这使我浪费了许多本可以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的时间,最后进了一个只能获得丁点知识的学院,这已经让我很知足了。我被“南方护理大学”录取,两年后毕业,获得“夫人”的学位。我的任务是给我未来的孩子找一个父亲,好有人给他们辅导数学作业。那时,妇女的角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着实感受到寻找另一半的不易和艰辛。
我不太确定女权运动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深信必须去调查一番。我通过出色的表演本领,甚至不惜上演苦肉计,说服父母同意我暂时脱离本专业,转而去纽约一家艺术学校学习时尚插图和批发购货。他们虽然最终同意了我的请求,但让我答应以后必须回到所学的大学学业。虽然有点负罪感,但我很快克服了这种情绪,我把两手交叉放在背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到了北方,凭借甜美的口音和出众的口才,我很快就成功地俘获了北方男人的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不戴胸罩,亦缺乏时尚意识的女人,她们四处鼓吹女性权利,希望能和男人“同工同酬”。她们是新兴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员,她们把这种观念称之为“机会均等”。我心中的郝思嘉称之为“老处女村”,想到他们的呼吁会影响到我未来丈夫的工资……啊,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尽管我身处女权运动的发起地,而且该运动很快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呼声,我只会对这些呼吁者的花言巧语置若罔闻。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居然会有这样疯狂的想法,她们不知道这些想法会伤害到即将成为我们石榴裙下的丈夫吗?《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目标,终于筹到款项为心爱的艾希礼缴税,她的这一举动使我在那几年间坚信:和郝思嘉一样,我也不需要任何组织告诉我该如何行事,更不需要它来代表我的声音。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所有的梦想终将实现,只要我始终保持乐观,锲而不舍,我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因此我把目标定位在能给我金戒指的男人(铜戒指一律不予考虑),也就是要嫁给拥有一份好工作的男人,这样我才能成为全职太太和母亲。当他在我们的第一次约会中,算出他该为我们的晚餐付多少小费时,我就知道他就是我的“白马王子”。
3年后,我穿上了波士顿普里西拉婚纱店的2号束身婚纱,脸颊上透着新娘特有的桃红,款款走向结婚教堂走廊的尽头,嫁给了我的“白马王子”。随着第一个男孩的到来,以及20个月后第2个男孩的出生,我体会到了哈里特·尼尔森家庭生活的快乐。我整日操持孩子们的饮食、穿着和教育问题,并乐此不疲,我甚至把这当作我的职业。
家庭是我生活的全部,这和当时的妇女运动背道而驰。但我从不反对其他妇女的选择,所以也不希望任何人来干扰我的选择,我并没有加入许多妇女组成的谴责家庭主妇职业的行列。当妇女解放者把我快乐的家庭主妇角色视为女性运动的巨大倒退时,我反驳道:女权主义就是让妇女有权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在家做饭,而不是烧胸罩!不过,被人排斥的滋味确实不太好受。
当别的妇女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时候,我始终依然如故,心平气和地温习《乱世佳人》,以此获得精神的宁静,即使受困于过多的责任或者心情极度沮丧之时。每次重读《乱世佳人》总能抚慰我的心灵,勾起我对疲乏的夏日、树荫底下清凉的草坪以及当时的自己的无限回忆。每翻过一页都能获得新的慰藉,我仿佛和一个忠而不言的朋友共度时光。此外,每次我都能学到新的那个时期的历史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我也发现了故事中那些我原本认为完美无缺的人物,尤其是我最喜爱的导师身上的缺点。
郝思嘉经常欺骗别人,她的欺骗行为有时甚至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此外,她还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尽管如此,她是幸存的家人和朋友中惟一能拯救艾希礼的人。她唤醒了内心中最古老的生存技巧,这些是她从小娇纵养成的。当她赖以生活的社会体制开始崩溃,身居其中的人们因为没有能力自我拯救而纷纷死去时,郝思嘉的勇气和远见拯救了一家人的未来。我也需要唤醒这些美好的品质,也时常感受到它们在我内心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