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莉·坎贝尔从前是位会计,也是一位喜剧音乐剧演员。她把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财务技能相结合,打造出了著名的财务减压课堂。她是一位全职的演说家和研讨会筹办专家。她著有《富有的心灵》(2002年)以及《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2006年)等作品。
“你这个笨蛋!”我老板冲我怒吼,“要是你再搞砸的话,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
老板满脸涨得通红,青筋暴出。和很多强势的动作片制片人一样,我的老板奥斯卡向来也以脾气暴躁出名。作为他的行政助理,我就成了他身边的一个出气筒。那天他朝我怒吼之后,我吓得赶紧躲进了洗手间,关上门,坐在马桶上失声痛哭。我心里真是很不开心,不知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也很恼火,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说到底,我还是很害怕。我到底该怎样面对他呢?
在1981年时,我还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人,尤其是当别人生气的时候。我的婚姻殿堂最近也崩溃了,因为每当我丈夫发怒的时候,我就会保持沉默。但是如果我退缩的话,他只会咆哮得更大声。最后,我实在忍受不了了,就选择了离开。
现在,我又遇到了一个脾气急躁的老板,总是暴跳如雷,而我只能忍气吞声。想到了这点,我开始边抽泣边苦笑。这难道不就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吗?我们总是一再陷入自己编织的罗网,直到最后我们选择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思忖自己所处的境地,发现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我之所以能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自己读过的一本书。
《每当拒绝别人我都有负罪感》(When I Say No, I feel Guilty)是我离婚后读的一本书,作者是曼纽尔·史密斯(Manuel Smith),当时我想寻求一些指导和帮助。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连串问题,例如:是不是所有人都欺负你,你加薪的要求是不是每次都遭驳回。看到封面上这些问题,我发现自己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答案。我想在书中也许能找到一些帮助。
我买下了这本书,然后完全沉浸在“疼爱自己法则”里,曼纽尔·史密斯列出了10条疼爱自己的法则,确立了健康人际关系的界限,包括有权找到理由和借口来停止批评自己,有权改变想法,有权说“我不知道”,甚至有权去犯错并为之负责任。作者在疼爱自己法则的最后,再次重申了这本书题目所表达的思想——你有权说不,而无需有任何负罪感。
我简直都无法相信进入视线的文字,每一页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在讨好别人之前应该学会怎样讨好自己。这本书说有权选择先让自己感到幸福。对于这一点我会说不,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我自己有权保持沉默而无需解释为何说不。
我这一辈子都在尽力讨好别人。我觉得别人要不就喜欢我,要不就是我做错了什么。但是,这本书告诉我,其实第一责任是对自己好一点。如果想要讨好每个人,这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注定会失败。
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本书的营养,但如果不能置身于发挥新技能的新环境,那么你也就难以发挥这样的新技能。现在,我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独自一人在洗手间里掩面哭泣,一个怒不可遏的老板就像一只恼羞成怒的黄蜂一样,见我就咬,非得让我求饶不可。
我知道自己不得不起来斗争了。我用“疼爱自己法则”来武装自己,就像手里拿着一瓶雷达杀虫剂一样。最糟糕又怎样?大不了就是被解雇呗!那又能怎么样?老公要把我踢了我都闯过来了,老板要把我踢了想必也能闯过去。我觉得自己肯定受不了每天都遭人大声呵斥。
我用冷水泼泼脸,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准备迎接我的“上甘岭”战役了。
老板坐在他桌旁,一脸的若无其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难道他没意识到这对于我而言,是改变人生的重大时刻吗?不,他根本没有意识到。
我走进他的办公室,对他说:“奥斯卡,我能跟你谈一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