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孩子在母腹内接受“教育”(1)

冯德全28年早教理念与方法:让孩子快乐成才 作者:冯德全


王飞

儿子都已经读大学四年级了,还收到一些即将做父母的年轻夫妇来信,要我谈谈是怎样对孩子进行胎教的。这里,我就将我们夫妻对我们的儿子越越实施胎教的经过和亲身体验写出来,供年轻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参考。

那已经是18年以前的事了,其实,当时我们对胎教也是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湖北大学冯德全著的《神童之谜》,夫妻俩很受启发,想圆一圆“神童”梦。可一提到胎教,要适当地对妻子腹内的胎儿进行刺激,这“刺激”两字立即遭到妻子的坚决反对。刚形成的小生命也能刺激?小夫妻还因此而闹了些别扭。妻子不予配合,我只好去信向冯教授求教。想不到一个星期后,冯教授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一本《胎教的理论与方法》,还有一些有关胎教的资料,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大胆实践。

我们这才知道早在27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知道并实施胎教了。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孕妇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会直接对胎儿的形体和脑的发育产生影响;五个月的胎儿能听到母亲的心音、肠鸣、说话声以及外界的各种声音(包括乐音和噪音),并能用不同强度和节奏的胎动作出反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妻子才慢慢地消除了顾虑,小两口的思想想到一块来了,接着就大胆而谨慎地对母腹中的胎儿实施胎教,让孩子在母腹中接受教育。

我们是从间接胎教开始的。1985年初,妻子怀孕才3个月。按书上的要求,我尽量让妻子心情愉快、生活规律,使母亲有快乐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内分泌。目的是让母体内良好的内分泌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胎儿体内,给孩子以良性刺激,挡住不良刺激对胎儿的侵袭。我对妻子照顾得体贴入微,说话轻言细语,逗妻子快乐成了我的神圣职责,连妻子都夸奖说那段时间我是典型的“模范丈夫”。

同时我又千方百计给母子加强全面营养,变着法儿提高妻子食欲,让她多吃一点富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以保证供应胎儿发育多方面的需求。当孩子在母腹中长到五个多月,妻子第一次感到胎动时,我们估计胎儿脑的发育已经比较地成熟了,于是就采用直接胎教的方法进行试验。

第一,给胎儿播放音乐。每天晚上九点钟和清晨六点钟准时把耳机直接放在母亲腹部微微隆起的地方——胎儿头部,播放曲调流畅、音乐优美的《梁祝》《二泉映月》《小桃红》《良宵》等小提琴独奏曲和二胡独奏曲,这个实验开始半个月后产生了效果,每天到一定时候,胎儿就在母腹内躁动起来,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因而一直持续到婴儿出生。出生后的孩子对音乐的听觉十分敏感,给他放音乐磁带他就静静地听;即使饿了要吃奶,或者尿湿了换尿片又哭又闹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悠扬的乐曲声,或者有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他就立即停止哭闹安静下来。

第二,给胎儿播放《母子英语》和自制的录音磁带。胎儿八个月时,我们给胎儿增加了《母子英语》录音的播放。开始先播放26个英语字母的读音,慢慢地进入到简单的英语对话。语调轻柔缓慢,富有语言感情,给孩子一种语音的刺激。而后,又增加播放自制的录音磁带,内容是朗读古诗、儿歌、小故事和从1到100的数数。出生后的小越越对英语听觉敏感,发音准确,反应快,学得也轻松,五岁时就能运用600多个英语单词听、说、读、写,生活中常常喜欢与我用英语对话。他对数学也比较爱好,不到三岁就能数100以内的数,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很强,六岁读小学四年级时就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轻松地解小学六年级的难题。

第三,做好孕期诱导。孕期诱导是胎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妻子在整个怀孕期间,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早晨按时起床到公园散步,或者在阳台上活动身子,上午绘画和欣赏音乐交替进行,有目的地让孩子生长“艺术细胞”。下午进行数学计算,给孩子以数的刺激;晚上,看一些抒情的电视艺术片或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从出生后孩子的发展情况看,效果已得到了印证:童年的小越越酷爱创作,对童话、画连环画入迷,基本继承了胎教时的全部诱导。看来,胎教对胎儿的作用还并不仅仅是一种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母亲才能和行为的复印”。

第四,加强情绪控制。孕妇学会情绪控制是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的基础,妻子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加强自我修养,不生气、不发怒,多做些高兴的事,不说或少说不愉快的话。我这个做丈夫的则常常是报喜不报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