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儿成才不是梦--严圆圆的成长历程(1)

冯德全28年早教理念与方法:让孩子快乐成才 作者:冯德全


严战宇廖晓丹

严圆圆1991年4月出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儿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创造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她一岁零两个月脱盲,一岁零四个月识字5000,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两岁能背诗词200首,三岁零十个月举办个人书画展,五岁被评为“21世纪之星”;七岁加入世界书画协会,九岁上学,读五年级;十岁读初中,并随中国炎黄书画代表团访问韩国,十一岁又随文化部代表团出访欧洲9国;十三岁上广州大学实验学校高中一年级。她的书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竞赛获奖上百次,事迹和作品收入文化部、中央文献馆的《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强国丰碑》等典籍。她受到费孝通、钱伟长、孙学凌和文化部的领导等接见,事迹曾被国内多种媒体报道。

这颗小星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我是体育教师,长年和职工、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的体育训练和竞赛打交道,深知大部分专业和业余运动员大多数都是从娃娃抓起的,早期教育和早期训练十分重要。我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对一些信息十分敏感,如美国有11岁的神童大学毕业生,王涛、邓亚萍两岁学打乒乓球,王力教授懂60多种语言,辜鸿铭曾获12个博士学位……这些信息不断地在脑海中蓄储着。后来又学习了冯教授对早期教育所作的科学论述。

经过抚摸、活跃思维、听音乐、听故事等胎教熏陶,圆圆出生了。出生后,我们就不失时机地对孩子通过听觉和视觉进行了智力开发,什么12345、ABCDE、ぁぃぅぇぉ等都对她念,对她讲。唱歌、背诗、讲故事给她听。床上讲,散步讲,坐自行车到市场也讲,这期间如高玉宝的半夜鸡叫、小英雄雨来、刘胡兰、曹冲称象、包公审石头、司马光破缸救人、文彦博灌水取球、李寄斩蛇等故事不断地输送给她。虽然我们不知道孩子接受了多少,但坚持千遍万遍地教,天天如此,不厌其烦地“对牛弹琴”,给孩子输送良好的信息。当圆圆的头能转动自如、以目视物之时,我们就教她快速识物法,即把几种东西放在明亮的地方教她认识后,然后把东西分散开来,叫她以目视物寻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把几种新物品,只教一遍,她也能很快认出来。接着我们又不断增加物品的种类数量和提高寻找的速度,很快就把房间里的物品、房前房后的动植物、附近菜地里的蔬菜、公路上各种车辆、天上的飞机、鸽子、燕子、蝙蝠等都认完了。我们又经常带她到田里、河边、山边去游玩散步,观察大自然,复习旧事物,认识新事物,使圆圆的识知能力迅速扩大。

众所周知,人类之所以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是借助了文字的功劳,因此认识文字是智力开发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圆圆识物达到千种以后,我们就把教育的重心放在识字方面了。圆圆半岁后,我们曾有意识地教她识字,但好长一段时间,她的识字敏感期还未到,直教到9个月时,圆圆才终于抬起稚嫩的小手,指出立柜上招贴画中的“马到成功”、“新春大吉”等字了。但圆圆还不会讲话,抬手的力气也不够,反应不强烈,不能或不愿天天地配合我们教认字。直至有一天,我们发现她对认识的汉字还反复读认的做法十分反感时,才加快了速度,每天10多个、20多个地教她认字,结果她也能记下来。当我们获悉一个资料,说美国一些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一天能认50多个字后,我们又每天30个、40个、50个地教,圆圆也能完成任务。我们预感到圆圆正处于识字的敏感期中,一定要创造更好的成绩。于是便把快速认物法搬过来用在快速识字法上,一次让她认5个、8个、10个字,圆圆也适应了这个方法。我们很快又教了《百家姓》,以至后来我们正式教英语26个字母时,几乎只教一次就认下来了。为了巩固已学的汉字,我们就把这些字牌用绳子挂起来,用板块式的快速复习法复习巩固。复习一遍只需几分钟,一天复习十遍八遍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当圆圆一天能记七八十个字,甚至127个字时,我们意识到她正处于最佳期的高潮之中,便连免费北京游也不去了。时值巴塞罗那奥运期间,中国运动员拿金夺银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街头巷尾,群情激昂。但当省体委的老顾问刑亮知道圆圆的情况后却说:“一岁零两个月扫盲,一天识一百多个字,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金牌呀!应全国推广。不得了、不得了,这与奥运金牌毫不逊色呀!”听得我们热血沸腾,这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于是我们借助奥运金牌的精神力量,加强了圆圆快速识字的训练,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三人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又创造了一次学字217个和360个的好成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