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只是喊口号。古人讲,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就是这个道理。

操作,那种技巧,灵敏度,怎么说呢?我常常对老师说:在课堂上你是什么?你就是崔永元,就是张越。要像他们主持节目那样,灵敏地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深入地挖掘,打开一片天地,使课堂高潮迭起,使孩子得到一次又一次品格与智慧的洗礼。你说难不难?太难了。所以,在我们教育中心,来应聘的教师很多,能留下来的很少。培养成功的,根据目前的统计,比率大概是60∶1。

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在一二十年的短期内成功,它必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的势力太强大了。教育不像工业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就能很快出产品。教育是改造人的事情,尤其是改造已经定型了的人,绝不会一蹴而就。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要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个小小毛病,需要反反复复还不一定能够改掉。那么教育呢?一旦你被传统的、应试的方式塑造了,改起来谈何容易!要是定型的老师无法改变,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老师身上。可是,未来的老师谁在培养?传统老师。当那些培养传统老师的老师老了、退下去了,那些成长起来的老师仍然成了传统。就是这么一个怪圈。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认未来的老师会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就是已经定型的老师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太慢,影响的力量太小。要是我没有搞过现代教育,没有亲自进行过教师培训,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就不会这样说。

搞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头脑要特别灵活。我们的课堂就像战场,你要占领一座山头,具体怎么占领?运用什么样的战术?怎样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偶然?全得看你有多大的智慧。你是司令官,整个过程没人指导你,也来不及指导,一切全看你了。这种课堂,老师的大脑快速运转,但是讲出的话却非常少。

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你的真实意图。我们讲课堂上老师与孩子是平等的,但这是人格的平等而不是说你要完全退到幕后,你要“假装”退到幕后,实际上你在控制全局,只是孩子不知道而已。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你的目标的。家长也不知道,就连那些观摩我们的课的老师也看不出来。这也像打仗,我老爸打仗打了许多年,抗日战争、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全打了。打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上面要他们进他们就进,要他们退他们就退。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看了反映战争的电影之后才明白:噢,原来为了这样;噢,原来为了那样。

许多观摩我的课的人说:唉,这么简单啊,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这些人还停留在讲得多、讲得花哨就是好课这样的层面。新选的老师也是这样,一看太简单,不好好听,轮到他讲课,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时候再来听我的课,感觉就不一样了。越听越觉得复杂、深奥、难以掌握。再上课,越上越难,难到上不下去,后来,有些人得了讲课恐惧症,有的干脆吓跑了。

世上事就是这样:越深奥的看起来越浅显,越复杂的看起来越简单,越困难的看起来越容易。你看崔永元做主持,表面上好像很轻松很容易,但是如果细细体会话的背后,太不简单了。这就叫四两拨千斤,拨万斤。一个难题,举手之间就解决了,而且引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