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里的人始终记得这样一群人。他们走过一间间小屋,安慰人们,拿出自己最后一块面包。这样的人也许数量很少,但是他们有力地证明了,有一样东西别人永远不可能从你身上夺走,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存方式的自由,这是人类自由的底线。
如果能够在人类所能想象的最恶劣的条件下发现意义,甚至体验到爱,那我不得不相信每一天、每个人都能找到勇气,改变对生活中任何事情的反应。
他的名字说明了一切。他是最终的胜利者!
3个快乐的偷盗者
当我们无法摆脱习惯了的“我是生活受害者”的反应模式,使自己一次次面对同样的情形时,你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情况:比如说,一个女人每次都陷入同样不幸的爱情。不同的对象,但总是同样的问题。
作家埃克·哈特托利是一个无缘由就感到快乐的典范。在他的书《现在,发现你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中,他认为通过意识到自己当下的能量,我们就能转变将自己视作“受害者”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使我们以前出现过的问题一再重演。
“受害者”的标志是他相信过去比现在更为强大,这种观点其实是与事实相违背的。这种观点认为,是别人对你所做过的事造成了你现在的样子,这些事给你带来了情感的伤痛,让你没有能力实现自我。一旦你知道这一点……意识到现在要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负责,而不需要对任何其他人负责,那么过去的力量就不可能战胜现在。
我们现在就可以摆脱旧习惯的束缚,培养起快乐的习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抱怨、指责和羞愧都属于抢走快乐的“受害者”习惯。
抱怨 不停地抱怨、觉得自己很惨、想博取同情、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殉道者、认为自己付出的太多,这样一来你可就成了怜悯者聚会的座上宾。根据吸引力法则我们知道,如果关注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经常抱怨关系有多糟,或者自己欠了多少钱,我们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更大,会将糟糕的关系和债务过多地带入生活中。抱怨就像向上天提出要求,要更多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抱怨者的信条:我好可怜!
指责 找借口,指责环境或者别人,认为别人该为我们的痛楚和问题负责,这种观念会削弱我们的力量。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就缺乏需要用于解决问题的能量,因为它们全指向了别人和别处。
指责者的信条:这不是我的错!
羞愧 当我们将指责转向自己的时候,为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感到羞愧,或者为自己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事感到内疚,其实我们就是在试图压制这种伤痛,或者将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深埋心底。这样会消耗很多能量,阻挡我们的快乐进程。
羞愧者的信条:这全是我的错!
想想你知道的不快乐的人。他们也许花许多时间抱怨、指责或是感到羞愧,这使他们无法体验内在的快乐。摆脱受害者游戏当然能扩展你的能量,使你更快乐。
表现得像一个受害者 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
抱怨问题 关注于解决方法
指责别人或者环境 探寻教训和收获
感到羞愧或者内疚 同自己和平相处
抓住快乐的偷盗者
感觉自己是受害者的习惯其实是很微妙而又根深蒂固的。起先,我是在做公司培训员的时候感觉到人们的这种行为模式。我常常在教人们承担个人责任的重要性。课程开始的时候,我问了他们每个人是否愿意承担责任,并问他们是否愿意在下午茶后按时返回教室。他们都同意了。迟到的人必须站在教室前面唱一首高中歌曲,如果想不起来的话,就由我挑一首。我没法告诉你有多少非常成功的、《财富》500强公司的高管迟到了,然后找借口指责别人,或者抱怨这次彼此间的约定!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人们也很难勇于承担责任,这个发现是令人惊讶的。但我不为所动,坚持这项约定。为期3天的课程结束时,我们欣赏了无数次我最爱挑选的歌曲《以爱的名义停止》(Stop in the Name of Love)。很多公司高管在唱歌的时候胸前佩戴着胸牌,表情窘困。
几年以后,在一个3天的研讨会里,我自己也面对了同样的情形。研讨会的领导制订了一条规定,谁指责别人,制造借口,抱怨,沉溺于怜悯自己,或者责备自己,就得将2美元放进一个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