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对大自然而言,其实是中性的名词,一切都在物换星移当中,没有不变的事物。执着已经消逝的东西,和重新体认生命的自强不息,完全是天差地别!“转化无常”并不是“抗拒无常、坚持不变”,而是随顺那已然发生的变化,在里面创造出新的自己。于是你会发现,无常反而会使人的生命更有弹性,更有爱,更有创造力。
注释:
①可以参看更多汶川地震一周年“震灾无情,世界有爱”
报道:https://。
(b)用力绽放的罕见天使(杨玉欣的故事)
台湾有一位美丽的新闻女主播,开朗阳光的笑容,很难让人把她跟生命的不幸联想在一起,她叫杨玉欣①,罹患了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医学上的病名相信99%的人听都没听过:“三好氏远程肌肉无力症”。
这种疾病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她的父母皆有同对染色体异常的隐性基因,因此子女有1/4的罹病概率,但不幸的是,杨玉欣一家三姐弟相继在19岁前后发病。“三好氏远程肌肉无力症”是近三十年来被发现的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它会从远程肌肉入侵,使肌肉萎缩无力,慢慢地向身体中心及内脏逼近,至今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控制。目前全球病例只有40人,杨玉欣家就占了3例。
在杨玉欣的成长过程中,跌倒是常态,跌倒之后如果没有人来扶她、帮助她的话,就要想办法自己爬。爬对杨玉欣来说是很痛的,因为肌肉不能使力,但是爬的时候全身重量都压在手臂和膝盖上,所以会很痛。等爬到路边或墙边高处,再慢慢想办法让身体沿着高处站立起来,最后才能整个站好。
杨玉欣19岁的时候,姐姐和弟弟也在同一个时间发病,医生说得了这种病,肌肉会愈来愈无力,而且无药可医。医生对三姐弟说:“你们要赶快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杨玉欣问医生以后会怎样,医生说:“会瘫痪。”对19岁的少女来说,这答案真的很震撼!杨玉欣的姐姐在还没走出诊疗室之前就号啕大哭。杨玉欣曾在一场演讲里分享:“我比较理性一点,我知道我的人生道路从此不一样了,以前我计划想做的事,现在都不能做了,例如弹钢琴。得这种病表示我的寿命会比一般人短,但也不会很快死掉,表示我必须痛苦地活很久,所以当时我一直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有尊严地活下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死,可是我姐姐有。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说她想去死,其实我很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我们长时间都要依赖别人才能生活,连最简单的行住坐卧都没办法自己完成,长时间依赖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死对我们来说只是短痛,活着是长痛。后来我问我姐姐,有没有想过各种死法?她说有,跳楼、上吊、投海、割腕、撞车她都想过,而且她都不怕。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忽然我灵光一闪,跟她说:‘姐姐,既然你这么勇敢,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会害怕活着?’她沉默了五秒钟,说:‘对耶,我连死都不怕了,干吗害怕活着。’所以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再活五年看看,如果五年后还是觉得死比较好,到时候再去死吧。
“在刚发病的前几年,妈妈一直带我们四处去看医生。虽然西医的医生已经宣判无救了,可是任何一个妈妈都不会放弃让孩子活下去的机会,所以她会去试别人告诉她的偏方、特效药之类的。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生活我还要过多久?后来我打电话跟妈妈说,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比看医生更重要的事情。我妈妈竟然也认同,就没有再要我们去看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