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杨玉欣开始鼓起勇气,像一般人一样接受社会考验,在这一路上,她感受到不幸的人其实很多,而看起来不幸的人,有时却反而能够进入生命最深刻的交流。
“因为我行动不便,所以常常坐出租车。有一天我招到一辆车,和往常一样,我必须屁股先坐到椅子上,再用手把脚一只一只地搬进车里。司机先生看见我这样,问我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一听到他这样问,就知道他是内行的,因为通常一般人会问:‘小姐,你怎么了?’我回答我是先天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他说:‘那你比我太太好多了,我太太是肾脏萎缩,住院很久,最近恐怕快不行了。’我不晓得该怎么安慰他,车子里又安静了几分钟,他才开口:‘我等一下要去看我太太,带她出去走一走。’
“‘喔?打算要去哪里呢?’
“‘哪里都好,只要能离开医院都好。’又是一阵沉默之后,他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今天开车之前在做什么吗?’‘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呢?’‘我在打小孩。我儿子也遗传到我太太的病,智商有点不足,我不能让他出门,所以我只好一直打他,他就会一直哭,哭累了他就睡着了,我才能出门赚钱……’过不久,我到了我的目的地,我对他说:‘你不是要带你太太出去走走吗?带她去吃一顿好一点的,我请客。’然后我把身上所有的钞票、铜板都掏出来,放在前座中间的扶手上,因为在我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也只有一千多元。我打开车门,把脚一只一只地搬下车,忽然我看见永远不会忘记的画面:五十多岁的司机先生,双手紧握着方向盘,低着头在颤抖,眼泪不停地打在方向盘上。后来我才想通,从我上车开始,他就在鼓励我,他说话的声音很平静、很慈祥,他用他太太和小孩的处境来告诉我,我的情况还不是太糟。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生命的交流很深刻。从那一天起,每次我坐出租车,都会关心一下司机的生意好不好,聊聊天,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关怀和善意。”
很快地,杨玉欣就领悟到,帮助弱势中的更弱势者,是她这一生的使命。杨玉欣现在不只是台湾人间卫视的新闻主播,也是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的秘书长、罕见疾病基金会和台湾生命教育学会的代言人。
“转化无常”,无论是面对人生,还是面对当前地球,都是心态上必做的重要决定,尤其当人生处于变动期时,永远看重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你自己生命本身的价值与尊严,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大的意志力与决心,会从内心里跑出来,而且你也会变得很有创意、很有弹性。所有能在逆境中开创新局面的人,都能够认这个道理。
杨玉欣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还说:“我们家三个小孩都知道,如果还有愿望的话,要赶快去做。我们的生命不够长,不能浪费时间在愤怒、吵架、报复这种事情上面。”②
记得有人教过我(章成)种桂花的方式,如果希望桂花在某段时间开花,非但不能多浇水,还得特别少浇一些,原来,当水分不够的时候,桂花树会有危机意识,怕自己还没开花(繁殖)就死了,就会赶紧尽力地开花!
“时间不够”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然而奇怪的是,当知道生命大限真的快到时,以前那些时间不够时在做的事,却又都可以全部不必做了!可见“时间不够”不是真的,不清楚人生重点才是真的。杨玉欣说,不能浪费时间在愤怒、吵架、报复这些事上面——真的,只有感受到生命有限的人,才会用尽全力去创造、去爱、去享受生命,而不是去怪罪、批判或是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