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9)

关注儿童心理问题: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我家女儿一岁十个月。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她睡觉时两只手都要捧着我的脸。每次我都拿开她的手,并对她说“不得搞妈妈。”严厉一点说的话,她就会哭。有时她也乖乖听话不摸脸,要不就拉着手才能睡着。前一阵子天气热,脸被她捂得尽是汗,难受极了。再下去就是夏天了,可怎么办呀?

答 孩子会创造各种各样与成人互动的模式,但基本上孩子只能考虑到自己的需求而不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跟成人互动时的行为让成人特别不舒服,成人可以把这种感受平静地告诉孩子。在孩子还处于小年龄段时,母亲可以不动声色地建议孩子采取其他模式,比如抱着妈妈的睡衣,捏着妈妈的手绢。关键是,在孩子这种行为开始的早期,就要及时地调整,不要等着天热了手也出汗了,再去调整,那时孩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改变起来孩子会比较痛苦。

父母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发展行为要精细地计算,哪些对孩子是有利的,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哪些是有利的却无法持续的;哪些是没有利但却容易做到。当父母的意愿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时,那一定会想出办法来将孩子的行为调整到对孩子最有利的程度。

温馨提醒

不要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突然产生不良情绪,不要将不良情绪使劲压抑到不可遏止时突然朝孩子发泄。

可以在充裕的时间里想好对策,然后边实施边调整。如让孩子把两只手摸着脸,改成抱着妈妈的胳膊,或改成依恋安慰物。

不要在改变时同时指责孩子以前做得不好,这样使孩子更加留恋以前的模式。可以只告诉孩子,你非常喜欢新的方式,并感谢孩子这样为你考虑,心疼你所做出的让步。

2-8 把地上拖过的依恋物放到口里,要不要纠正

孩子一岁十个月了,每天没事就抱着、拉着那床天热后刚拆洗的被单在地上拖,再放在口里咬。总之,任何时候,只要想起就会把这张被单抱起,然后往口里塞。我知道这是他的依恋物,但把地下拖着的东西放口里,是不是不合适呀?有没有必要纠正他?

答 孩子一岁十个月,这样依恋小被子可能是工作引领不够造成的,所以给孩子营造可持续工作的环境和学会引领孩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8 把地上拖过的依恋物放到口里,要不要纠正

孩子一岁十个月了,每天没事就抱着、拉着那床天热后刚拆洗的被单在地上拖,再放在口里咬。总之,任何时候,只要想起就会把这张被单抱起,然后往口里塞。我知道这是他的依恋物,但把地下拖着的东西放口里,是不是不合适呀?有没有必要纠正他?

答 孩子一岁十个月,这样依恋小被子可能是工作引领不够造成的,所以给孩子营造可持续工作的环境和学会引领孩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醒

改造室内环境,为孩子专门开辟一块可供工作的场地,买一些放物品的架子,准备一些这么大孩子需要的工作材料。可参考孙瑞雪老师的《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为孩子准备适当的工作材料。

可以把小被子折叠一下或者剪小做成一个小被子,这样就不易拖在地上。

这么大的孩子,只要是他做的就是他需要的,在没找到原因之前,尽量不要随便干涉孩子,问题解决了,孩子慢慢就会将注意力转到其他物体上去,这样孩子可能就不再用咬被子来安抚自己了。

2-9 一块绒布也算安慰物吗

女儿已经快两岁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晚上睡觉时需要一块绒布。孩子对毛茸茸的、触感特别的东西一直都挺感兴趣。有一次姥姥看她喜欢这块绒布,就给她玩,后来晚上也给她玩。再后来,发现她晚上有了这个小绒布就会格外地平静,入睡快。于是,这块绒布就成了安慰物,晚上睡觉必须拥有,白天发现了也会要,偶尔在玩的空隙中也会向我们要,说:布。拿到这块小布,她的表情很特别,是吮吸和平静的表情,似乎是受了委屈找到了安慰的港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