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17)

关注儿童心理问题: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李跃儿


温馨提醒

先检查孩子是否每次吃奶都吃饱了,如果没吃饱,可以揪揪孩子的耳朵,让他继续吃。孩子在白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吸引孩子工作,让孩子在中午睡觉,不要太靠近黄昏睡觉。如果在靠近黄昏时孩子困了,可以使劲逗他,一直到困极了再让他睡,这样一觉就能睡很长时间。

孩子如果已经有了在大床上睡的愿望,孩子的父母可以暂时轮班,一个人和孩子睡,另外一个人到小床上去,以免大家都睡不好造成不良情绪,也避免给孩子造成必须夹在两个大人中间睡觉的模式。如果想从此让孩子自己在小床上睡,就在孩子哭了之后哄他睡着继续放在小床上,绝不要放在大床上,如果不注意又放在大床上了,那就下决心放弃小床。成人给孩子养成什么习惯,孩子就认什么习惯。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习惯与习惯之间的高低之分,有高低之分的是成人,如,成人会认为孩子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比自己睡在小床上舒服。实际上,如果孩子习惯了小床,从来没有睡在父母之间的经历,就没有这个比较。所以在孩子可怜的时候,不要用改变模式来安慰他们。

这么大的孩子在注视成人时,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他看是他需要看,只要孩子不哭,就让孩子去进行他早期的视觉感受,成人不必心虚。像案例中的妈妈,孩子在观察她吃西瓜,妈妈竟然把正在吃的西瓜扔下去逼孩子睡觉。在妈妈做事时孩子睁开眼睛看成人,说明他不困,这么大的孩子饿了一定要吃,困了一定会睡的,所以案例中的妈妈可以好好反思一下孩子晚上睡不踏实的原因,帮助孩子将睡眠调整好。

4-2 女儿出现分离焦虑与我假期整天陪着她有关吗

女儿现在快十个月了,我的暑假也刚刚结束。这几天我不在的时候阿姨说女儿玩一会就哭,我在家的时候她总怕我离开,平时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地上爬来爬去,玩这玩那的,可现在总想让我抱,我抱着她有时也哼哼唧唧的。

她现在在长牙,会不会是比较烦躁?阿姨说是我假期整天陪着她的原因,但我一直都是这样陪着她的啊!我刚上班的时候,那时她六个多月,她和阿姨在家也玩得挺好的,怎么过了一个暑假就这样了呢?如果是分离焦虑引起的,要怎么解决才好呢?

答 孩子有安全感并不表现在不会黏妈妈,妈妈走了孩子不会焦虑。在前面我们有关于什么是安全感的叙述,像案例中孩子这样的情况也是属于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孩子在九个月之前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对依附对象的需要,从九个月开始,这种愿望就苏醒过来,孩子心智的发展使孩子能够明确地辨别陌生人和自己的亲人的区别,对亲人的依恋就变得强烈起来。在这个时候,母亲如果改变了旧有的模式(由阿姨照顾),变成孩子每天和母亲在一起,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肯定和跟阿姨在一起不一样,再加上孩子有天生的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亲假期结束时,孩子肯定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害怕母亲重又离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因此,孩子表现出来的焦虑状态是正常的。母亲坚持按照放假前的模式去做,慢慢地孩子会又回到以前的模式中去。不过,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用过于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看着孩子。

温馨提醒

如果妈妈必须得上班,就坚定乐观地离开孩子,在离别时不要过于跟孩子纠缠。

在孩子缠着妈妈不放时,妈妈内心不要急于将孩子推开,先把心情调平静了,把孩子好好抱一抱,给保姆使好眼色,把孩子递给她,转身再见离开。保姆也抱着孩子转身引领孩子去工作,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好转。即便还会继续哭,也属于一种模式化的仪式,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4-3 快一岁的宝宝没有一点儿分离焦虑,不正常吧

七个月时,宝宝感觉对父母很依恋,每次早上看他哭,我的心也快碎了……

可是,现在他看我们走,基本上没什么反应,回来时也视心情好坏来决定是否高兴得尖叫。我感觉有点失落。好像是从那一天他大哭,我匆匆安慰他不哭,因急事离开了家后开始的。感觉他跟我们不是那么亲近了,老公也有同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