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阻力小:和领导谈话需要把握机会
1.领导其实最迷信“天时地利人和”这套玩意儿
我们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说话做事时机的把握,只有当时机成熟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时机不成熟,贸然说话做事,往往会坏事,或者打草惊蛇。
职场中,领导往往对这些非常讲究。很多领导都会顺应形势变化,抓住时机说话做事,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做到这样。如果你在对的时机切入,那么说一句话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小黄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会计,公司的每一项支出都要通过他。因此,他对公司的任何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最近,公司刚刚在市郊拿了一块地,正准备作规划卖房子呢。由于拿地付了一笔不小的土地使用费,再加上办各种手续,公司的流动资金就显得非常紧张。这天,承包商突然来向老板索要上期的欠款88万。
老板知道账上钱不多,可是不拿出点钱怎么能打发走承包商呢?老板把小黄叫进来,然后问:“账上还有多少钱?”
小黄想:承包商来要账,虽然钱应该给他们,但是最近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虽然给他88万不多,如果别的地方再用钱就比较紧张了。而且二期工程马上开工了,他们还希望继续承包。
于是,小黄说:“老板,目前账上还有几百万,但是其中有新地块土地开发的各种费用,下午要交到土地管理局。另外还有其他税务款,也是要下午去交的。”
“那还能拿出多少钱来?”
“今天可以拿出30万左右,不过下周期房卖出去后,会有一笔款入账。”
老板听完后马上对承包商说:“你看,开工前很紧张,而且政府部门的钱是一分都不能少的。先给你30万,房子一卖出去剩下那点钱还不容易。”
承包商一想也对,就不再纠缠了,拿到钱回工地了。
领导找到小黄,说道:“账上还有多少钱?”
“您放心好了,账面流动资金至少几百万,这可是应急用的,上午不过是缓兵之计。”
“上午表现不错。”领导夸了小黄一句。
在合适的时机说出适宜的话,这是一个聪明的下属要做的事情。在上面的例子中,小黄就很会察言观色,明白领导的心思,且能够抓住时机。如果小黄被老板叫进去之后,说有几百万流动资金,给承包商结清没有问题,那么老板就难做了。即使结清了,后期资金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不结清,承包商肯定更不会罢休。领导借小黄的嘴拒绝了承包商,从此以后,领导会更加重用他。
其实,这种情况在单位中并不少见。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个人做白脸,一个人做红脸,此时如果你能替领导做那个白脸,和领导打个“小配合”,在合适的时机切入,为领导排忧解难,那么领导怎么会不欣赏你呢?
同样,你在向领导发出请求或者汇报工作时,也要讲求时机。如果你切入的时机合适,那么就更容易达成目标。如果切入时机不对,那么你就算是说一堆话也没用。
子禽曾经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墨子告诫我们,说话要讲究切合时机。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说话才能被领导重视,否则,领导说东你说西,领导说南你说北,只会引起领导的反感。
顺应领导的意图,如此一来,你说的话才更容易被领导接受。
那么,下属如何才能把话说得切合时机呢?
(1)明哲保身,沉默是金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你最好不要说话。否则你就是触动了地雷,你将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如果你想明哲保身,那就沉默是金吧!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把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去管领导怎么样。一个不说话的人是没有错的,可是如果你在不合适的时机,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么罪过可就大了。
(2)察言观色,细微处见文章
你平时如果观察得够仔细,那么你会发现领导做事的方式技巧,他会通过表情传递哪些信息。你通过细心观察,自然就能更好地把握时机。同时,可以和领导沟通,私下里可以询问一下领导是否该如此去做,让领导明白你的立场,以及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你能顺应领导的意思,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那么领导自然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甚至会推崇你的观点,重用你也就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