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能助兴,也能乱性。这个问题主要看如何把握了。要和领导拉近距离,那么没有比酒桌更好的地方了。要给领导提建议,几杯酒下肚,实话就都说出来了。
俗话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场上有酒场上的规矩,一圈酒下来,领导也不再是领导了,员工也没有了平时的胆怯,一个桌子上只有几个不错的酒友。此时,你把平日不敢对领导说的话说出来,不敢提的建议提出来,领导自然会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话,给你一个真实的答复。
很多领导都是“酒场”高手,平时喝个半斤八两都不在话下。然而,刘经理不行,也许他天生就是一瓶啤酒的量,白酒更是沾杯就醉。
年底,公司开会总结了一年的成绩,晚上聚餐,所有的人都很高兴,从老板到下面的员工,都喝得不少。刘经理也一样,尽管他一再克制要少喝,但是敬酒的人太多了,没有办法,还是喝多了。
喝完酒,有人提议去唱歌,因为刘经理的妻子回娘家了,所以就被一起拉去唱歌了。进了包房,大家又要了很多啤酒,边唱边喝,还不时地聊天。
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很随意。这时,平时一个不起眼的小业务员坐到刘经理旁边,和他聊了起来。也许大家都去唱歌了,没有人理会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小业务员试探性地询问了一下来年公司的发展安排,然后开始说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此外还谈到具体的一些项目以及在工作中与领导沟通的情况。刘经理则一改往日一本正经的样子,话也多起来,对小业务员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见。
小业务员试探性地对刘经理说:“刘哥,我给您提点建议,您看我这边工作并不是很适合,我想到另外那个部门,和我的专业对口,而且更适合我的能力。”
刘经理想了想,他要去的那个部门很多员工都想去,虽然自己一句话就可以调他过去,但是影响肯定不好。于是,刘经理说道:“这个部门很多人都想调过去,但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不容易。”
小业务员接口问道:“那要作出什么贡献呢?”
“他们是不是在做一个项目,现在正需要一个能做方案的人,你成吗?”
“我可以。”
“那你先帮忙做做,以后再说调过去的事。”
小业务员心想:这可是机会啊,我跟那个部门的同事把关系搞好了,如果他们提出让我调过去,那么其他人就不好说什么了。果然不出所料,几个月之后,小业务员便被那个部门的领导要了过去。
有科学家研究证明,人喝了酒之后,大脑容易被麻醉。此时,大脑转得慢,更容易被说服。因此,很多事情在酒桌上往往更容易达成。领导也是一样,喝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往往就忘掉了自己的身份,顾忌的事情就会少,从而更容易说出真实的想法。
像故事中的小业务员,他就很会找时机:他知道刘经理喝了不少酒,当别人都在唱歌的时候,去陪他聊天会更容易听到领导的实话,只是一个小小的技巧,便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如果领导的酒量很大,他还没醉的时候,你反而已经酒气冲天了,那么往往会坏事。俗话说:酒壮人胆。特别是下属,平时对领导毕恭毕敬,什么话都忍着,喝了酒反而无所顾忌,不敢说的话也说了,不敢做的事也做了,搞不好得罪了领导却浑然不知。
因此,上酒桌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不要因为喝酒而耽误了自己的事情,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下属要如何利用酒桌给领导提建议呢?
(1)要让领导三分醒七分醉刚刚合适
每个人喝醉后状态都不同,有些可能会又闹又吵,有些可能就会想要睡觉,所以喝到微醉最好。此时,三分醒七分醉,领导脑子略微糊涂,但是心里清楚,你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而且会倒出他的真实想法。如果领导喝醉了,那无疑你说什么他都不会记得了,你也就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2)下属要七分醒三分醉才能提建议
下属如果酒量不如领导,那么就要在自己醉之前把要说的话说清楚,让领导明白自己的心思,然后再喝。就算是不如领导酒量大,最后自己喝醉了,失态了,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领导也看出你是个实在人,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