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知道为什么领导喜欢开会,升职就不远了

把话说到领导心里去 作者:范赢


领导每天要协调很多事情,要涉及到很多部门,如果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发布命令,不但费时间,也很难达到各部门直接相互协调的目的。因此,领导会召开一些会议,一方面共同商量工作如何开展,群策群力;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相互通气,领导方便协调安排工作。

毕竟很多时候,一个工作往往需要几个部门合力来做。如果想做好,那么首先要给各部门分工,还要协调各部门工作进度、工作程序,不然很容易出现窝工或者浪费的现象。当你懂得协调各部门工作,懂得如何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那么你就离升职就不远了。

胡灵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任何开发难题到了他的手里都能迎刃而解,但在平时,他却是个非常内敛的人,基本上很少和同事沟通。另一个人叫陈旭,则是经理助理,主要负责替经理安排一些事情。

每次来了任务,经理都安排人去通知各部门开会,然后领导组织每个人发言,最后确定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安排并分派任务。有时候,过程性的会议,都会安排人来召开,最后汇报会议结果。

时间长了,陈旭对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都了如指掌了,甚至每件事情该如何安排心里也有数了。此时,他有些工作提前就替经理安排下去了,等经理想要的时候,工作已经做完了。

后来,公司另外组建了一个部门,需要一个经理,按照资历胡灵应该最有资格了,但是公司总经理经过权衡,最后还是决定让陈旭来担任这个经理。

很多同事为胡灵打抱不平,觉得陈旭只不过是一个小助理,无论个人资历还是专业技能都不如胡灵,为什么让他做经理呢?

最后,公司总经理在正式任免陈旭的时候,说道:“任命陈旭担任新部门的经理,是公司领导经过认真考虑的。一个领导,除了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大家也看到了,每次有工作下来,都是陈旭协调各部门开会,确定方案,分派任务,其实他无形之中已经承担了一个领导者的职责。因此,由他担任新部门的经理我们相信是不会错的。”

至此,大家才无话可说了。

很多员工认为开会是个无聊的事情,有时候会议和自身有关的内容很少,但是仍要去列席,让人觉得很枯燥,甚至有些人产生了会议恐惧症,本来作为员工就有做不完的事情,再去开会耽搁时间,真是把他们急死了。

有些员工禁不住问,不开会行不行?

其实,不开会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可以想办法提高会议效率,让会议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就是一个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如何安排会议,由哪些人列席,要解决哪些问题,如果你搞明白了这些会议内容,把握住会议节奏,那么便能使会议高效、快捷。

像上面例子中的陈旭,他经常替经理组织会议。所以慢慢熟悉了会议召集的流程,以及安排工作、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素质对一个领导者来说都非常重要。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领导就是要把大家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工作目标努力。那么,让陈旭担当领导的职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很多员工个人能力很强,是技术能手,或者销售冠军,但是一旦到了领导的岗位上往往很难带领团队做出成绩。这是因为他们并不具备领导素质,不能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来,再深入挖掘就是不能掌握每个人的长处,安排合理的工作。

那么,如何应对领导召开会议呢?

(1)掌握主动权,提前想好自己的工作内容,需要哪些部门配合,以便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如果你能提前预测到领导召开会议的内容,并知道会议上会安排哪些工作或者解决哪些问题,那么你就可以提前作好准备,想好解决方案了。这样等到领导开会的时候,你总是第一个有话说,并提出各种安排方案,那么领导怎么可能不惊讶你对工作的认真呢?

毕竟,会议召开之初,能够在会场上拿出具体方案来的人很少,领导往往此时也没有成形的计划,如果你拿出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方案或者计划供领导参考,那么领导很容易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

如果你每次都能提前作好准备,那么领导一定会认为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会不断增加对你的依赖度。如此一来,你升职的机会还远吗?

(2)在会议上,还要明确记录下自己的工作内容,需要传达给其他同事的一定要完整。如果你是代表部门来参加会议,回去向部门领导传达会议精神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完整,把时间和任务交代清楚。

很多部门领导会安排下面的员工去参加公司安排的会议,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往往是传达一下领导层的精神,那么你要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你是代表部门去接受工作任务,那么一定要把自己放在部门领导的位置上,既从公司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要从部门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提出来,该争取的条件一定要争取,如此一来,部门领导才会觉得把工作交给你是放心的,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