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下属在和领导谈话时,总喜欢盲目地吹嘘,但又永远说不到点上,结果惹得领导很反感。其实,这样的下属正好做错了顺序,他们应该先想好领导身上的闪光点,再扬起“话帆”恭维。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真诚的赞美之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领导。但赞美之词一定要有闪光的地方,不可过于流俗。
拿破仑对于奉承一向很反感,这一点他的士兵都知道。然而有一个聪明的士兵却对拿破仑说:“将军,您是最不喜欢听奉承话的,您真是位英明的人物!”拿破仑听后不仅没有斥责他,反而十分受用。
这位士兵之所以能赞美成功,就是因为他了解拿破仑的脾气秉性,深知他讨厌奉承的话;但他又很聪明、准确地赞美了拿破仑的闪光点。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无动于衷。现实生活中,有人精通赞美之法,有人却不会赞美别人。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头痛,因为他们捧得不够。”可见,高帽子是人人都爱戴的,关键是赞美的人能不能抓住被赞美之人的闪光点而已。
有时候根据对方的地位、性格等适当地赞美对方,维护和提高对方的地位,还可以有效地缓解与对方的对立关系。
1671年5月,伦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人的盗窃案。一伙盗贼潜入伦敦市郊的马丁塔,想盗走英国的镇国之宝——英国国王的皇冠。然而,这伙盗贼技艺不够高超,还没盗走便被守塔的卫队给擒住了。
事后查明,这伙盗贼一共有五个人,是集团作案,为首的是一个叫布雷特的家伙。此人能言善辩,机警诡诈。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听说有人去盗他的皇冠,非常震惊,决定亲自审问这群胆大妄为之徒。
盗贼头目布雷特被押到了国王面前,查理二世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开口问道:“听说你还有男爵的头衔?”
“是的,陛下。”布雷特老实地回答。
“我还听说你这个头衔是因诱杀了一个叫艾默斯的人而得来的?”
“陛下,我只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赐予他的那个高位,如果他轻而易举地就被我打发掉,陛下就能挑选一个更适合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了。”
查理二世沉思了片刻,觉得布雷特不仅胆大包天,而且口齿还很伶俐。于是又厉声问道:“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啊,居然敢来偷我的王冠!”
“陛下,我知道我的行为有点狂妄,不过我只是想借此来提醒您关心一下我这个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兵而已。”
“什么?可是你并非我的部下啊!”查理二世惊奇地问道。
“陛下,我从来都不曾与您为敌过。现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吗?我当然也是您的部下啊!”
查理二世感到此人更像一个无赖,于是便直接问道:“那你说吧,我该怎么处理你?”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应该被处死。但是,当我们五个人死后,每一位至少会有两位亲属为之落泪。而从陛下您的角度来看,多十个人的赞美,总比多十个人的眼泪要好得多,您说对吗,陛下?”
查理二世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接着又问:“那么你觉得自己是个勇士还是懦夫?”
“陛下,我现在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有人在抓我。直到去年我在家乡搞了一次假出殡,让一些人认为我死掉了,才不再被人抓。这显然不是一个勇士的行为。因此,尽管在别人面前我是个勇士,但在陛下的权威面前,我是个懦夫。”
查理二世听到布雷特强词夺理的辩解,居然大悦,不仅赦免了他,还赏给了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财。
由此可见,当你懂得赞美别人时,对方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并对你产生一种好感。所以,要想增进双方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妨找到对方闪光的地方,进行恰当的赞美。
一滴水珠也可以拯救沙漠中的迷路者。一两句赞美之言,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就会发现一件小事往往能引发大事,几件小事累积在一起,就可能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可见,赞美虽是小事,却确实是不可小视的小事。
那么,要找到领导身上的“闪光点”,该如何下工夫呢?
(1)善于发掘“素材”
要学会赞美领导,就要学会从小事开始赞美。在平时的工作中,让自己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掘赞美的“素材”,随时发现小事背后存在着的重大意义。
(2)合理地给领导戴高帽
为领导“戴高帽”固然不错,可尺寸也要合乎领导的头才行,滥戴过重的高帽其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领导发现你言过其实,就会觉得你只会耍嘴皮子,不够牢靠。所以宁可不去恭维,也不要胡乱夸赞。
(3)细微之处下工夫
赞美领导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而要达到你期望的目的,就要从细微之处下工夫,不要忽略你所发现的领导身上每一件值得赞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