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饮食胎教(2)

问答式胎教百科 作者:菅波


孕期不可缺少的矿物质有哪些

孕期有如下几种矿物质是不可缺少的。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成人体内约含有1100克,其中1%为混溶钙池,即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用来保持动态平衡,99%分布在牙齿和骨骼中。同时,骨骼中的钙进入钙池,而钙池中的钙又积聚到成骨细胞中,不断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钙池中的钙能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利于心肌收缩,维持心跳节律。钙可以提供热量,参与蛋白质形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此外,钙能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和水肿。

孕早期母体中钙贮留极少,孕中期也不多,自怀孕7个月开始每日贮留钙300毫克,怀孕8个月胎宝宝牙齿和骨骼加速钙化,每日可贮钙达280~300毫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妈妈每日钙供给量标准,孕早期和孕中期为1000毫克,孕晚期为1500毫克。

如果孕妈妈长期缺钙或缺钙程度严重,会使母体血钙降低,加剧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诱发小腿抽筋、手足抽搐,还会导致孕妈妈骨质疏松,进而产生骨质软化症,胎宝宝也可能产生先天性佝偻病、手足抽搐和生长发育迟缓。此外,缺钙还会导致失眠、心悸、高血压、胆固醇升高、湿疹、关节炎、手脚麻木、肌肉痉挛、蛀牙等。

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妈妈要注意适量补钙,从食物中获取必备的营养素。

含钙丰富的食品以奶和奶制品为佳,如牛奶、乳酪、脱脂奶粉、脱脂乳、羊奶、马奶等,其不仅钙的含量高,而且吸收率也高。其次是蛋黄、鱼松(连鱼骨粉)、沙丁鱼、泥鳅、小虾皮、海产贝类、海带、芦笋、杏仁、芝麻、榛子、鸭肉、羊肉、核桃仁、葵花子等。此外,豆类及其制品、菜花、芹菜、葱、香菜中也含有丰富的钙。有些食物不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比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含草酸甚高,易与钙形成不溶性草酸钙。粮谷类则因含植酸高,亦不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孕妈妈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来补充钙。

镁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能够帮助形成骨骼、释放肌肉中的能量、调节体温、制造蛋白质等。孕期缺乏镁会使神经系统、肌肉的正常运作受到干扰,使人体出现情绪躁动、手足抽搐、记忆力下降、失去方向感等现象。此外,缺镁还会导致牙釉质损伤,皮肤、指甲和头发黯淡无光。

植物中镁含量最高,其次是肉类和动物肿脏中,而乳制品中镁的含量很少。其中,肉类食品中的镁利用率为31%~40%,蔬菜水果等植物中镁的利用率相对偏低。

紫菜中镁含量最高,每100克紫菜含镁460毫克,被誉为“镁元素的宝库”。此外,鱼类、肉类、海鲜、冬菜、辣椒、蘑菇、豇豆、苋菜、小麦粉、小米、荞麦面、玉米、高粱面、燕麦、烤土豆、黄豆、蚕豆、黑豆、豌豆、豆腐、苹果、杏、香蕉、芝麻、杏仁、核桃仁、花生都含有较多的镁。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女性每日需摄入300毫克的镁,孕妈妈及哺乳期女性每日需摄入450毫克镁。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极少,仅为15~20毫克,2/3集中于甲状腺中。作为甲状腺的合成物质,其功能主要通过甲状腺来体现。甲状腺可以调节人体能量代谢,促进脂肪酸和葡萄糖释放出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孕期缺碘会使婴儿患克汀病,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嗜睡、对外界兴趣不大等。缺碘还会使宝宝的代谢和循环功能发生变化、骨骼发育异常、脑发育缺陷及延迟、皮肤干而呈鳞片状、毛发和指甲无光及脆弱等。因而,宝宝出生后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聋哑、痴呆。

食物和饮水中缺碘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首要原因,最好的补充碘食品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肝、海参、海蜇、鱿鱼、蛏子、蛤等。鸡蛋、甘薯、山药、大白菜、菠菜、大蒜、芝麻、洋葱、柿子等也含有碘,均可适量摄入。如用碘化盐补充碘时,需注意不可用大量,以免引起产后甲状腺肿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孕产妇每日摄取175~200微克碘,以确保孕期胎宝宝的正常发育和哺乳期妈妈泌乳充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