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处世——点燃孩子的智慧之光(2)

哈佛的教育智慧 作者:伊里奇


第二节 告诉孩子不要轻信任何人

培养孩子善良品行的时候,也要教会孩子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共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当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时,他们眼前的世界却已是纷繁复杂的了: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切莫轻信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受害。

一只羚羊在逃命时,脚上扎了一枚钉子,它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它拔掉。同伴都为它担心,因为像它这样,随时都可能成为狮子的午餐。

为了不至于失去一位好伙伴,大家向草原上的其他朋友求救。他们挂出牌子说,谁能帮忙拔出钉子,就能得到丰厚的酬谢。

正好,一只飞向南方的白鹤得到了这个消息,它停下来,走近那只受伤的羚羊,用它又尖又长的嘴夹住钉子,一使劲拔了出来。羚羊们万分感谢它,为了表达谢意,它们把它领到一个鱼虾最多的水塘边。白鹤饱饱地吃了一顿,带着美好地祝福继续向南飞翔。在快要离开大草原时,白鹤决定休整一下。就在它准备找个地方落脚时,发现了一头狮子。这头狮子正躺在一块石头上,周围是狐狸、豺狼和众多的小鸟。原来这头狮子在吃一只羚羊时,被骨头卡住了喉咙。它非常难受,正向草原上的鸟兽发布告示:谁能把那块骨头弄出来,重赏。

白鹤从空中落到地上,摇摇自己的长脖子,心想,我的脖子那么长,肯定能帮它这个忙。于是白鹤走近狮子,把脖子伸进它的嘴里,眨眼功夫,就把骨头衔了出来。狮子非常满意,大吼一声,跳下石头,伸手抓了一只狐狸就吞了下去。

站在一旁的白鹤见狮子没有理睬它,就问:“狮子先生,我的奖赏呢?”

狮子一听,大为生气,咆哮道:“你难道没有得到奖赏吗?你把头伸进我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这就是给你的最高奖赏。”

在好人那里,我们常获得羚羊式的报答;而在恶人的面前,我们只能获得狮子式的奖赏。帮助恶人是愚蠢的,如果帮助了恶人还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回报,那就更愚蠢。别期望从狗那里得到骨头,别期望从鳄鱼那里得到同情。

也许很多人认为,过早地让孩子接触成年人的生活规则,是对孩子天性的破坏,他们认为这样做会让孩子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但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有义务去了解这个社会的一切原则,而且让孩子更早地去了解这些知识,也是为了将来打好基础。让孩子从小就能明辨是非,学会保护自己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坏人利用孩子的弱点,如贪吃贪玩、不爱学习,哄骗孩子。先给孩子一些好处,让孩子尝到一点甜头,引诱孩子受骗上当,慢慢地走上了邪路。有的人冒充检修自来水管的工作人员,闯进只有小孩的家中掠取钱财、伤害儿童;还有的人因与孩子父母有经济纠纷,利用孩子认识他这一便利条件诱惑孩子,然后绑架孩子当作人质。

面对这客观存在的事实,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义务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适度地给孩子讲一些社会上的案例,以敲起警钟,并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解救的办法:有陌生人或能点名道姓但不熟悉的人到学校找你,要先告诉老师,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走。如对方称家中有事,必须由老师与父母取得联系(如打电话)。孩子要记住自己家、学校、亲友的邮政编码、地址、电话,学会打电话、写信、邮信。

让孩子记住自己每天的去向,并及时汇报给父母,父母应掌握孩子一天都在何处。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为陌生人带路或将陌生人带回家中,遇到有陌生人敲门,不能随便开门,绝不允许进门。

哈佛箴言

在孩子的世界里,对于善恶的辨别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当然,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我想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帮助,什么样的人不值得去帮助,这个问题在孩子的世界里就不是那么容易辨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