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微妙的心理(2)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我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儿童总是充满活力的。在婴儿的敏感期内,当有东西阻碍他们的发展时,婴儿就会变得迷茫,这种心理痛苦是成人无法了解的。正因为不了解,我们无法解释他们这些反应的真正原因,我们只能简单地将他们的这些反应笼统地称之为任性。这些任性是没有明显原因、无逻辑和无法安抚的行为,而且某些任性行为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严重,长此以往,就会变成永久性的疾病。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补救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用敏感期来解释儿童的许多任性行为。当然,我们不可能解释所有任性的原因,因为有些原因不是儿童内心的斗争引起的,而是被成人错误对待引起的,问题已经变得严重。然而,在儿童的敏感期内,与他们的内心冲突有关的任性行为都是过渡性的,就如同敏感期本身也是过渡性的一样,它在儿童个性特征中不会留下痕迹,但是却能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这样的后果发生后,很难再去弥补。

敏感期的任性行为是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是说明周围环境条件不适合其心理发展的危险警报。成人如果尝试去了解和满足儿童的心理,这种任性的行为很快就会停止,儿童会立刻从一种病态的激动转为安静。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去研究儿童敏感期的行为,深入到儿童神秘心灵的背后,从而建立一个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良好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成长不是偶然的或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而是完全受到过渡性感觉的引导,而这种感觉是暂时的本能,人类的一些个性认证的获得就与这种本能相关。外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很大,但是,外界环境本身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内在的感觉,这种内在的感觉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选择他们所想要的并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那么,感觉如何能够引导儿童呢?有些儿童的感觉能力非常敏感,当他注意到某样物品时,就会对其他的东西无动于衷。当这种感觉在他们心中出现时,就如同一道光线,照亮他们关注的事物,他们全部的精力就会集中到那里。但是,这种感觉并不完全是一种趋向哪种环境或哪种事物的强烈愿望,而是利用感觉到的事物去引导他们发育成长。儿童敏感期内的这种心理感觉能帮助他们适应外部环境,并逐渐激发自身的各种能力。正是因为儿童拥有对外界环境的这种特殊的心理感觉,才使我们可以探究精神胚胎成长最深层的奥秘。

婴儿一系列源自潜意识的激情所产生的这种神奇的创造性活动,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发展了人的意识,使人类从混沌走向清晰,并开始能够发挥创造。比如人类掌握语言的过程。

人类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刚出生的婴儿不能言语,他们听到的外界声音都是杂乱无章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一天天成长,他们便能够感觉到一些清晰的吸引人的声音,但是他们不明白人们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声音就像是音乐一样充满了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神经纤维会随着声音而颤动,并逐渐被唤醒。渐渐地,他们的耳朵被唤醒了,开始能够辨别声音。婴儿开始表现出对这种声音的一种享受,他们的小拳头紧握,身体蜷曲,一种无法抵抗的顽强力量驱使他们,使他们的小嘴、舌头和喉咙相互配合,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说话人的嘴唇,并尽力去模仿。语言的学习就从婴儿的敏感期内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当成人对婴儿说一些清晰的短语时,他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在夜晚,儿童会很容易地在大人低声重复呢喃时进入梦乡。

敏感期内的儿童,非常需要从外界环境内吸取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信息。但是如果当他们的感觉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会非常强烈,甚至表现出绝望的样子,而表达这种感觉的方式就是大声哭闹。成人却常认为这种行为是没有原因的,笼统地称这种现象为“任性”。儿童的任性是内心混乱,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紧张的表现,代表着儿童内心试图索取或者寻求自我保护。

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儿童会表现出更多无益和无理的行为,就好像没有任何原因的突然发高烧,这种突然的高烧来得快去得也快。由于儿童的身体与成人不同,非常敏感,因此他们的体温常因一点小病而突然升高,引发一些突然的高烧。同样,在心理方面,儿童也非常敏感,他们会因为小小的事情而紧张冲动。从儿童出生那天起,我们常常能察觉到他们的这种反应,过去有些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类天生的劣根。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把人类身体的功能失调称之为功能性疾病,那么,有关心理的失调也应该称之为功能性疾病。儿童最初的任性就是最早的心理疾病。这种病理特征是心理混乱失去条理,成人的安抚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会在儿童的心理塑造过程中一直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