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1)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有的人喜欢与“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人和别人相处融洽并能自然地表达情感,待人处事圆滑,给别人以仁慈、乐于助人的印象。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其原因大都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不同。事实上,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儿童之家”里,我们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份档案,档案里详细地记录着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情况。我们学校接受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些缺陷,只要方法得当,这些缺陷是可以矫正的。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种类很多,通常我将影响孩子发展的性格缺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那些积极主动克服障碍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缺陷;另一类是那些在障碍面前表示屈服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缺陷。

第一种类型的孩子的情绪反复无常,经常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并有暴力倾向。这种类型的孩子的共同点是:情绪不稳定,遇到事情喜欢大喊大叫;不服从大人们的命令,具有“毁灭性的本能”的倾向;自私,有很强的占有欲,有的时候还抢同伴的玩具;贪吃;他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喜欢幻想,喜欢捉弄别人。

第二种类型的孩子通常表现很软弱,遇到事情总是很被动,态度也比较消极、懒散。他们遇到困难时总喜欢哭,用这种方式得到大人们的帮助;独立性差,喜欢依赖父母,在一些困难面前显得很害怕;喜欢寻求大人的帮助,同时还希望让他们高兴。这种类型的孩子喜欢撒谎,还喜欢偷东西。

由于心理上的不健康,通常会引起身体上一些问题,生病是常有的事。例如,有的孩子厌食,一点东西都不吃;有的孩子贪食,总是在吃东西,没有吃饱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做噩梦,半夜里被吓醒,醒后再也睡不着,失眠,害怕黑暗;有的孩子还会患有贫血和肝脏等疾病。最让人忧心的是,这些孩子在神经方面还出现了问题,精神也会经常紊乱。上面提到的这些疾病主要都是由于心理不健康引起的,所以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效果肯定不会很好。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更让父母头疼。面对这些孩子,父母的做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采用打骂,有的时候甚至以断绝孩子的饮食等方法对孩子严加管教,来迫使孩子向他们屈服;另外一种做法是想办法摆脱这些孩子,他们给孩子请来保姆,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管,或者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算完事了。这些孩子就成为了有父母但没有父母爱之的“孤儿”。

父母的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的问题日趋严重。可是,我们仍然不从自身找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抱怨说:“为什么你总是惹我生气呢?”最后,无奈的父母只好放弃努力。

与第一种类型的孩子相比,第二种类型的孩子经常扮演着遗忘和忽视的角色,他们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父母们甚至错误地认为:这些孩子很听自己的话,是个好孩子;虽然对自己很依赖,但是他们不给自己找麻烦,是一种乖巧的表现,是由于喜欢自己。有些家长甚至还这样说:“与父母贴心的孩子以后会疼父母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发现,由于对父母的依赖,事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孩子的动作越来越缓慢,神情也越来越呆滞,有的孩子甚至连走路都走不好。最后,父母只得承认孩子心理有问题,只好去找医生,寻求帮助。

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孩子们创造性的活动,那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父母在婴儿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我们不能忽视孩子在婴儿期的成长,我们要让孩子在婴儿期就得到足够的机会充实大脑。孩子性格出现缺陷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们缺少创造性地活动。不能创造性地活动,孩子一样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要么独自待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玩耍,除了睡觉什么也不做;要么就是大人们什么也不让孩子干,替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的最大弊端就是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时间长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从而丧失了自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