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孩子这两种不同的类型都是性格上的缺陷。大人厌烦或者喜爱都无法使这些的缺陷得以纠正,反而让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恶化。那么到底该如何治疗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呢?

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性格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在性格发展最关键时期(0~3岁),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利于智力成长的环境里,他们的内心处于一种长久的饥渴状态。对于孩子性格上的种种缺陷,无论父母怎么说教、威胁,还是利诱,都将无济于事。就好比对待一个饿了好几天的流浪汉,我们想让他心情好起来,只需要给他一些食物就可以,我们骂他是个笨蛋,或者打他一顿,或者对他说教一番,这些做法都于事无补。

事实上,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被某种“工作”吸引的时候,他们性格上的缺点就会像云雾遇见阳光奇迹般地消散。孩子一切所谓的坏的习惯都没有了,在我们眼前的只是孩子热情专注地“工作”着。

其实,性格正常的孩子与性格不正常的孩子只有一纸之隔,那就是集中注意力。一旦孩子集中注意力,你将发现:往日孩子身上那些不正常的现象都消失了,这些孩子大都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来。这可是很多父母只有在梦中才可以看见的场景啊!然而,这些改变并不需父母做多少努力,因为几乎全部都是孩子自己来完成的。我们要知道,孩子有一种完善自我的愿望的本性,在适合的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战胜自我,克服性格上的缺陷!

治疗孩子性格缺陷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孩子放入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环境里,并且给他们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工作”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在“工作”中获取营养和快乐。但是父母要记住:让孩子做他们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营养,更离不开精神上的养料。如果儿童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的事,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那么一切都会正常。即使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现在也会消失。他们将不再做噩梦,不再厌食,他们的一切都将恢复正常,因为心理缺陷得到了矫正。

孩子性格的发展是自发的,我们不能教给他们,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父母的权利来迫使孩子服从我们,但是却不能够强迫他们必须按照我们的意愿成长和发展。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科学地教育,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生活环境,协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个过程。要知道,孩子的发展一旦受到阻碍,势必影响未来的性格。

有的老师总是这样说:“上课的时候我在用心地讲课,用浅显易懂、幽默的话语吸引他们,可是不管我怎么讲,他们就是不好好听讲。”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学习,而是注意力不集中,使得自己无法学习。那就要求他们先集中注意力吧,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要求这些孩子,就好像是在对没有手的人说:“好好写字!”这种能力是在婴儿期形成的,此时我们无法再要求他们具备这种能力了。

既然这样,父母该怎么办呢?有的人就会这样回答你:“对孩子要耐心,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时间久了就该好了。”然而,直到我们变成了一个老人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的品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耐心上面,以为时间一长就会有所收获。可事实上,仅仅付出时间和耐心是不会取得什么效果的。作为父母,只有好好利用0~3岁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期,孩子的性格才会自主形成,孩子才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前面讲过,0~3岁这个时期对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儿童在这一时期受到影响、伤害或者是其他不良的影响,性格就会发生偏离,就会出现缺陷,由性格异常带来的缺陷会在儿童的心理和智力上留下痕迹,从而改变孩子的一生。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因自由空间得以健康成长,他的性格就会发展得比较完善和健全。

一个人心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0~3岁正是塑造孩子性格,培养其对周围事物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之前性格上形成了缺陷而没有及时治疗,等孩子到6岁的时候,他身上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特征,而且这种缺陷已经根深蒂固,在以后的日子里很难再改正了。6岁以后,这些缺陷就会影响到第二个阶段的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就不会表现出这个年龄本该有的道德水平,而且智力水平也可能会低于正常人,无法形成自己的性格,无法学习。在最后一个阶段,这些缺陷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最终使得这个孩子变成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不仅如此,孩子适应社会的性格只能通过自我实践才能得来,成人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只能通过说理和劝告,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的思想加以影响,而父母的命令在很多时候不仅无法改变孩子性格,反而会让其性格朝反面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