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宝宝会抬头了(7)

育儿不可不知的1001个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宝宝的生长速度是多少

宝宝在这个月的生长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人惊奇。满月时,宝宝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1千克左右,身高也增长了3~4厘米。有些生长顺利的宝宝,每天的体重增加量超过30克。但这只是平均数值,宝宝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差异。

宝宝的囟门长多大了

宝宝在第2个月时颅骨缝囟门(后囟门)是开放的,由于受睡觉姿势的影响,很容易变形。

位于宝宝头顶的前囟门呈菱形,出生时约为成人拇指大小(1.5~2厘米,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由于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大脑的生长速度较颅骨的生长速度相对要稍快些,所以在这一阶段,正常宝宝的前囟门可随着头围的增加而略变大,但一般不大于3.0厘米,不小于1.0厘米,也不向外突出。宝宝也无多汗、夜惊和烦躁等表现。如果宝宝前囟门大小超过3厘米,或伴有多汗、夜惊和烦躁等其他异常表现,则要考虑是否有“佝偻病”或其他颅脑疾患,要及时请医生检查。

前囟门通常要到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又开始逐渐变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头的后部正中的后囟门呈三角形,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宝宝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故在闭合前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手轻轻摸,也可以洗。如果宝宝头上有痂,千万不能用手抠,可先泡软,再轻轻地洗去。

宝宝会笑了吗

以前整天睡觉的“小贪睡鬼”现在已经熟悉了生活的节奏,醒着的时间多了一些。宝宝也有了更丰富的表情,会笑了,偶尔还会发出一些“啊啊呜呜”的小声音,越来越可爱了。视力和听觉越来越发达,白天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个不停,还能辨别出声音的方向。

这个时期的宝宝似乎已经“认识”了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及家人,见到经常接触的人会露出很高兴的样子,脸上笑着,嘴里叫着,手脚舞着,也乐于被爸爸妈妈抱。

为什么要和宝宝做“语言交流”

宝宝过了满月之后,在高兴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虽然这还不能算是说话,但却是开始学说话的第一步。爸爸妈妈应多和宝宝说话。虽然宝宝不懂每一个字的确切含义,更不能做出正确回应,但宝宝在听到爸爸或妈妈的声音时,就会安静下来,专注地看着爸爸或妈妈嘴唇的动作,有时还会兴奋地扭动身体。

对着宝宝说话,声音要轻柔,先试着对宝宝发单个韵母的音,如ɑ(啊)、o(喔)、e(鹅)。逗宝宝笑,刺激宝宝发出声音。

这种有意识的语言“交流”,不仅会加强宝宝与妈妈之间亲密的感情联系,而且可以满足宝宝与他人交往,甚至身体接触的需求,为宝宝发展语言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如何训练宝宝的感官

两个月时宝宝的头能自己抬起来,能够支持大约30秒钟。宝宝俯卧时,不仅眼睛已经能清楚地看到东西,追随活动着的物体,而且还可以目不转睛地注视眼前的玩具或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应运用各种方法,如和宝宝说话、唱歌,给宝宝跳舞、拿玩具逗引宝宝、玩捉迷藏等,开发宝宝的感官和智力。

训练宝宝视觉的方法有哪些

宝宝在新生儿期,就具有了红绿色觉、图像识别和追随移动物体以及察觉新环境等能力了。为此,在宝宝成长到第2个月时,就要进行视觉的训练培养。在这一时期,宝宝的视觉训练培养要静动结合。

“静”的训练方法:两个月的宝宝,视觉能力进一步增强,两眼的肌肉已能协调运动,而且能够很容易地追随移动的物体。妈妈抱起宝宝,观看墙上的画片,桌子上的鲜花,鲜艳洁净的苹果、梨、香蕉等摆件和食品。另外,妈妈对宝宝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宝宝。这样,宝宝也会一直看着妈妈,这既是一种注视力的锻炼,又是母子之间无声的交流。

“动”的训练方法:妈妈可以拿着玩具沿水平或上下方向慢慢移动,也可以前后转动,鼓励宝宝用视觉追踪移动的物体,或者抱着宝宝观看鱼缸里游动的鱼或窗外的景物。爸爸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移动头部,让宝宝追视爸爸或妈妈的脸庞,使宝宝眼睛的灵活性随时得到锻炼。

训练宝宝听觉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宝宝来说,听觉是智能里最基础的因素,当宝宝到了第2个月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感兴趣,许多宝宝都会注意到居家生活中的声音,诸如脚步声、开门声、水流声等。这些细微却生动的背景音效,可以锻炼宝宝的听觉。爸爸妈妈可以制造一些适合宝宝听的声音。方法1:妈妈可以用有声响的玩具在宝宝身旁摇动,并且在宝宝面前轻歌曼舞,宝宝会随着声音追视发出响声的地方。方法2:爸爸或妈妈可以抓着宝宝的手,一起摇动会出声响的玩具,也可以在宝宝手腕上绑上一副摇铃。

锻炼宝宝听觉的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宝宝探究声音的来源,帮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